自見者明
文/蔡雨桐
指導老師/劉全勝
老子說“白見者不明”,意思是自我表現、自我顯露是不明智的。那么在今天這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自見者是否亦是不明?
我認為:“自見者”明。
韓愈曾在《馬說》中說過“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意思是千里馬有很多,但伯樂卻很少,在如今“千里馬”眾多的情況下,如何才能讓“伯樂”發(fā)現并選擇自己,更好地發(fā)揮才能呢?答案自然是“自見”。只有盡善盡美地展現自我才能,才能讓“伯樂”發(fā)現自己,欣賞自己,選擇自己,這樣“千里馬”的才能才會不被埋沒,因此,“自見者”明。
時間追溯至民國時期,在槍戰(zhàn)與心理戰(zhàn)交疊之時,為了趕去上海送情報的李公樸,因漢奸通風報信,慘遭國民黨特務殘忍暗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聞一多先生臨危不懼勇敢地站了出來,在一雙雙晦明晦暗的眼眸中,作了熱血磅礴地演說——《最后一次演講》。深刻批判了日本帝國主義及其漢奸走狗的殘暴罪行。他那滿腔愛國熱血的演講,如同黑夜里的一束光,在悄無聲息的人群中掃射,指引更多人站起來反抗,喚醒了無數人的斗爭意志,引發(fā)了廣大青年學生的昂揚斗志與愛國情懷。正是因為有“聞一多先生這樣的“自見者”,才使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識覺醒,因此,“自見者”明。
在如今科技發(fā)達卻又處處隱匿著危機的年代,“自見者”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培育出雜交水稻,讓世界人民擺脫饑餓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以身試藥,全心全意為人類醫(yī)學事業(yè)造福,研制出治療瘧疾神藥的屠呦呦;疫情下仍堅守一線,研發(fā)疫苗的鐘南山;為中國軍事科技進步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兩彈一星”鄧稼先和錢學森......他們都是不同領域的“自見者”,在各自的領域顯露出自己的才華,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慧及全中國乃至全人類的偉人。正是因為有這些“自見者”,中國才得以發(fā)展和進步,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因此。“自見者”明。
在如今豐富多彩的盛世中國,我們更要爭做“自見者”,把握時代機遇,搶占展現舞臺,在不同領域中顯露自己的才華,為這世界,也為我自己!
(本文系水緣文學(ID:sywxwk)原創(chuàng)首發(fā),作者:蔡雨桐)
作者簡介:蔡雨桐。廣東省佛山市嶺南美術實驗中學高三3班學生,嶺雅文學社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