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對中國產品大規模豁免關稅?背后有何玄機?
開心聰胡哥
當地時間4月11日深夜,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悄然發布一項重磅政策更新: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半導體制造設備等關鍵科技產品免征“對等關稅”。這一決定不僅讓全球科技行業松了一口氣,也標志著特朗普政府自4月初推出“對等關稅”政策后的首次重大調整。
根據CBP文件,此次豁免涉及的商品主要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半導體產業鏈產品,如芯片、半導體制造設備等;通信與計算設備,如路由器、服務器等。這些商品需符合美國《協調關稅稅則》中特定的分類編碼,且豁免適用于所有受“對等關稅”影響的國家,包括中國、越南等。對于已從4月5日后進入美國的商品,企業可申請退還已繳納的關稅。
特朗普政府此次調整看似突然,實則透露出多重信號。美國目前通脹問題嚴重,消費電子產品在美國市場的零售價已因關稅上漲10%-30%,豁免直接減輕消費者負擔,避免進一步激化民生矛盾。蘋果、三星等企業此前多次警告,若加征關稅將導致供應鏈成本飆升,甚至被迫轉移生產線。蘋果公司超80%的產品依賴海外制造,此次豁免使其至少節省數十億美元成本。美國半導體企業雖在全球占據技術優勢,但制造環節高度依賴亞洲供應鏈。豁免設備與芯片關稅,既可維持本土技術研發優勢,又避免打擊自身產業鏈。
不過彭博社分析指出,這一調整反映出美國在“遏制中國科技崛起”與“保障本土利益”之間的兩難抉擇。特朗普曾在4月初宣稱“半導體未來必收關稅”,此次豁免被部分分析師視為“權宜之計”,后續可能隨政治需求再次調整。 紡織、鋼鐵等傳統制造業未被納入豁免范圍,這些行業恐面臨更嚴重的成本沖擊,加劇美國內部產業矛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