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天賦是一把雙刃劍,以三大主科之一的語文學科為例,語文好的學生往往感知力更強,情感更豐富,這些品質本該助力他們的成長。可是一旦陷入自戀,這些優勢反而會成為阻礙進步的絆腳石。
自戀傾向在學生群體中并不少見。有的學生沉浸在自我欣賞中,把每一次成功都歸功于自己的天賦,卻對失敗視而不見,這種心態導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我反省和進步的動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一篇題為《自畫像》的作文將教育環節中的這個問題暴露無疑,不僅引發了老師的深思,也讓不少家長開始糾結:自己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究竟是對還是錯?一篇作文又為何會引發如此多的爭議呢?
小學生作文《自畫像》走紅,圖文并茂,老師卻不吃這一套:0分!
首先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什么題目的作文,本質上都是用文字表述的方式去詮釋這個主題,表達自己的觀點,盡管在基礎教育中,不少老師都會強調不要壓抑學生的天賦和創作力,可若是這種天賦與創造力打破了題目要求的底線,那即便是優點也會變成影響學生發展的缺陷。
這篇以《自畫像》為主題的自命題作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一名女同學用整整一頁的作文紙,畫了自己美化后的形象,就連文字部分充滿了自我贊美,女同學對自己的作文和形象都是自信滿滿,認為這種創作方式非常有新意,用圖文并茂的方式詮釋了作文的主題。
可老師卻并不吃這一套,直接給了女同學0分,不僅如此,還在評語中對女同學的作文進行了批評——讓你寫,不是讓你畫,0分!撕了!!這樣的評語讓女同學無法接受,然而隨著小學生作文《自畫像》的走紅,不難發現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去寫作文的同學并不罕見,可見這種現象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寫作問題,更折射出當代教育中的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健康的心理,過度自信的學生容易產生優越感,不愿意接受批評和建議。這種心態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也會影響人際關系的發展。
不少女同學在基礎教育階段表現出表達能力的天賦,這種天賦和特點值得老師們的特別關注,雖然女同學們普遍更重視自我表達,情感也更豐富,但如果這些特質如果得不到正確引導,就會容易導致自戀傾向的產生。
基礎教育和學生的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關鍵在于正確的引導
一些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視對于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可任何教育方式都講究一個“適度”二字,只是單方面的強調自信心的培養,絲毫不關注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反而會讓孩子的成長陷入誤區。
挫折式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讓學生適時體驗失敗,明白自己的不足,這對糾正自戀心理很有幫助。當然,這種教育要把握好度,既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也不能放任自戀心理發展。
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體現在分數的高低上,更體現在素質與能力的全方面發展上,作文的寫作也是如此,讓他們學會客觀評價自己,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擁有這種理性自我認知的能力,才能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基礎教育和學生的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學生的自戀傾向往往和成長環境有關,教育工作者要有耐心,用適當的方式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人格;與此同時,針對寫作教育老師們也要注重引導,不能簡單地批評學生的自戀表現,而是要幫助他們找到恰當的表達方式,一篇好的自我描寫作文,應該既能展現個性,又不失謙遜。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