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9月25日,《大公報》一則連續五天的“斷絕父女關系”聲明在天津引起轟動:四女綺霞不孝,私奔關外,自即日起,逐出趙家祠堂,斷絕一切關系。
登這份聲明正是趙四小姐的父親趙慶華。
接著,刊有“趙四小姐私奔張學良”的大報、小報,一時鋪天蓋地。
作為父親,趙慶華怎么這么狠心讓掌上明珠顏面掃地?
殊不知,這背后卻藏著趙慶華最大的“算計”。
01
趙慶華生于浙江蘭溪,祖父和父親都是清朝的監生,就是在當時最高學府國子監里上過學。
由于祖上是當地學問最高的,父母非常重視趙慶華的教育,趙慶華12歲就被送進香港的“拔萃書院”讀書。
趙慶華也不負家人的厚望,畢業后應聘進入郵傳部,成了清朝的一名京官。
圖|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
他的仕途之路非常順利,從廣九鐵路代辦升至鐵路局長,他從政的游刃有余和業務實力被北洋交通系老大梁士詒賞識,隨著梁士詒出任內閣總理,趙慶華被提拔為交通部次長。
交通系是掌握全國經濟命脈的肥差,所以趙慶華積攢了很多的財富,北京住的宅子都是某個貝勒住過的,建筑極其富貴。
趙慶華有三房太太,大太太是名門閨秀,二太太是現在天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創始人,洋務運動代表盛宣懷家的丫鬟呂葆貞。
趙慶華娶呂葆貞做妾,是盛宣懷做的媒,所以,趙慶華與呂葆貞婚后,也與盛宣懷像親戚一樣走動。
而呂葆貞正是趙一荻的母親。
1912年5月28日,趙一荻在香港出生,因為她出生前一夜下過一場小雨,清晨的霞光綺麗多彩,趙慶華認為很吉祥,就她取名綺霞。
一荻是她的英文名字“Edith”的諧音。趙一荻前面有四個哥哥和三個姐姐,她在女兒中排行第四,所以外面還稱其為趙四小姐。
趙一荻年齡最小,又生得乖巧可愛,不只是趙慶華的掌上明珠,還招哥哥姐姐們的喜愛。
6歲時,她隨父親的工作調動,從香港來到北京。后來因為張勛復辟,北京局勢不穩定,從政多年的趙慶華意識到,如果站錯隊、跟錯人的話,他的仕途可能岌岌可危。于是他帶著全家,又從北京躲到了天津。
趙慶華見多識廣,他意識到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
他不惜每年交高達200銀元的學費,把趙一荻送到天津中西女中讀書。趙慶華還專門聘請外教教她英語,并購置進口鋼琴培養她的藝術修養。
圖|趙一荻
正是這種優雅高貴的氣質,趙一荻14歲就成了時尚雜志《北洋畫報》的封面女郎,張學良也曾看了這本雜志,可以說對趙一荻念念不忘。
當時,時髦、摩登的天津是京城達官貴人們的后花園,民國舉足輕重的人物,在法租界幾乎都有自己的別墅或公館。
上層人士的交際圈,就是公館里的各種舞會,這里聚集著很多的高官和富商,官二代小姐們來這里翩翩起舞。
蔡公館是上海名流的集聚地,蔡公館的主人,如蔡紹基和蔡成勛,都是民國時期的重要人物。蔡紹基曾擔任天津海關道臺兼北洋大學堂督辦(校長),而蔡成勛則曾任陸軍總長、江西督理等職。這些職位表明蔡公館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權力和影響力。
得到蔡公館的邀請,那是無比榮耀,很有身份的事。趙家的姐妹兄弟,就是常被邀請的對象。
02
1927年,考入燕京大學英文系的趙一荻,16歲出落得亭亭玉立。
這年的一個周末,趙一荻被三個姐姐簇擁著來到蔡公館。第一次來,她有點不適應炫彩的燈光,于是坐在角落里靜靜看著舞池里搖擺的男男女女。
“一荻,這是我常給你提起的少帥。”
“少帥,這就是《北洋畫報》里我家小妹。”
大姐夫馮武越和一位帥氣的軍官走到趙一荻面前做著引薦。
趙一荻得知張學良正是姐夫嘴里常提起的那個能領軍作戰,會開車、架飛機的人。
姐夫馮武越是張學良的法語秘書和朋友,經常在趙家提起張學良。
趙一荻對張學良心生好感,并接受了張學良的舞伴邀請。
圖|張學良
當第一支舞曲在人們掌聲中結束時,趙一荻滿臉通紅,心臟跳地很厲害。
先前,雖然父親給她訂了一門親事,未婚夫個人和家庭條件都不錯,他們相約也吃過幾回飯,卻從沒有如此怦然心動的感覺,這難道就是人們常說的一見鐘情?
那個晚上過后,趙一荻對張學良的思念就沒有停止過。
不久,趙一荻隨哥哥姐姐來北戴河游玩,偏巧張學良也在那里避暑。第二次的相遇,使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感情迅速升溫。
趙慶華聽到消息時,趙一荻與張學良已經確立了戀愛關系。
趙慶華雖然敬佩張學良的政績,也很顧忌他的勢力,但是讓大家閨秀的女兒嫁給結了婚,并且還有很多女人糾纏的張學良做小妾,他說啥也不同意。
于是,趙慶華把女兒鎖在家里,一步也不讓出門,而這時候的張學良,卻不見了。
原來張學良正為家事、國事焦頭爛額,他已經無暇顧及到趙一荻。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因北伐軍撤退回東北時,路過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6月19日,張學良繼承父業主政東北,擔任奉天軍務督辦。
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全國,宣布東北易幟,期望國家統一共抵外侵。
為了鞏固權力和地位,這期間,他還處決了父親的手下楊宇霆和常蔭槐。
圖|張學良與趙一荻
直到1929年9月,張學良染了風寒,病床上他很想念趙一荻,也不知她怎么樣了。于是起身打了個電話,問她能不能來奉天游玩,他病了,想見她。
誰曾想,趙一荻拎著小包前腳來奉天,后腳就被父親登報斷絕了父女關系。
據張學良晚年回憶,趙慶華是同意趙一荻來奉天的,怎么就登報說成了私奔?還把她趕出了祠堂,16歲的趙一荻,就這樣回不了家,姻緣就是這樣陰差陽錯的。
03
去奉天,趙慶華應該是知曉的,但為什么又這樣無情?
很可能在張學良消失的這段日子里,趙慶華發現,無論他怎么做,女兒對張學良都鐵了心。
望著被思念折磨日漸消瘦的女兒,他心疼中還存著一份僥幸,認為這么長時間沒聯系,張學良已經忘了她,慢慢地,女兒也會放下這份愛。
不料,趙一荻接了電話,哭著鬧著要去奉天探望生病的張學良。
既然阻擋不了女兒,那就使出渾身解數,以他的大智慧保護女兒這份愛情。
可是,趙慶華是大戶人家,女兒做小三有辱門楣,讓他的臉面往哪里擱?
圖|趙一荻陪張學良幽禁時的照片
政界摸爬滾打多年的趙慶華,也用特殊的敏銳意識到,如果隸屬直系的他和奉系的頭頭張學良聯姻,政敵不會放過他,對復雜身份的張學良,可能也很不利。
還有,趙一荻對他提的親事雖然不同意,但還是訂了婚,她此去引來的風言風語,該怎樣去和婆家交代?
更擔心地是,自己的掌上明珠,跟了有家室的張學良不但沒名分,或許還可能和張學良的眾多情人一樣,落得始亂終棄的下場。
女兒走的那個夜晚,趙慶華輾轉反側沒有入睡。
天一亮,他就去報社連發了五日的“斷絕父女關系”聲明,這樣,對家族,對女兒婆家,對政敵都有了解釋:不是我不管,是我管不了,為了愛,她和人私奔了。
圖|張學良與趙一荻的結婚照
登報造成的輿論影響,也把張學良架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因為與你“私奔”,16歲的趙一荻有家不能回,你若對她不好,全國人民都罵你負心漢。
一個父親的良苦用心,迫使張家正視趙一荻的地位并善待她。
最后,他覺得還不夠狠,又以最決絕的姿態引咎辭官,他自毀仕途向社會昭示“家門無攀權之心”。
趙慶華的做法有多狠,他對女兒的愛就有多深,他做到了對女兒的變相保護。
04
雖然趙慶華至死也沒有和女兒公開和解,但家人透露,他始終關注著趙一荻,甚至默許趙家兄弟暗中接濟妹妹。
1931年,以哥哥趙燕生的匯款單為佐證,趙家兄弟持續為妹妹提供資金。1937年,趙一荻攜幼子輾轉流離時,趙家舊部受趙慶華之托暗中保護,并將趙家在香港的產業秘密轉入趙一荻名下。
當張學良身陷囹圄時,正是這些海外資產支撐著趙一荻72年的陪伴。
在心里,趙慶華更是掛念著四女兒。
1930年,趙一荻兒子出生時,他托長子秘密送去嫁妝匣,內附幼女昔年家書。
1936年西安事變后,他輾轉打聽張學良安危,嘆“漢卿不負家國,四妹亦不負情義”。
到了晚年,他還在收集關于張學良軟禁與趙一荻陪伴的報道,并在剪報邊緣寫下“吾女貞毅”的批注。
趙慶華是一位有愛的父親,他的愛不僅體現在對趙一荻的培養上,更體現在對她人生選擇的尊重與支持。
趙慶華深知張學良的為人,也明白女兒的選擇無法挽回,他連登5日的“決裂”聲明,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這樣可以減輕外界對趙一荻的壓力。
此后,他并沒有真與女兒斷絕聯系,而是通過其他方式,默默地關注和支持她的生活。最終使得趙一荻以“秘書”身份陪伴張學良72年,并成為合法妻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謀深遠。雖然趙慶華身處民國時期,但父愛可以穿越時空,看似無情卻飽含深情。最高級的父愛從不說愛,它藏在那一紙“決裂”聲明里,在這一場看似你情我愿的愛情童話中,他看透了婚姻的本質是兩個家庭的權力角逐,他為女兒唱盡了黑臉,做盡了惡人,目的就是為女兒的幸福保駕護航。
作者:石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