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太平軍拿下永安后不久,烏蘭泰率清軍八千人趕到永安城南邊,劉長清、李能臣率兵三萬多人趕到永安城西北,清軍南北兩路共四萬人,將永安城包圍了起來。
太平軍施展老戰術,城外設層層防守,豎起木柵、土壘、炮臺,埋地雷,挖壕溝,易守難攻,和清軍僵持住了。
剿匪總指揮賽尚阿在幾百里外的陽朔遙控指揮前線,前線的烏蘭泰和向榮互不配合,一直耗到1852年初,湘軍的江忠源來到永安城增援。
1852年1月下旬,咸豐實在受不了這種扯皮的戰況,撥銀兩百萬兩軍費,下旨逼賽尚阿去永安前線剿匪。
打是打不過這幫廣西猛人了,賽尚阿決定用“圍城”的辦法,困死永安城,在城外修筑高墻,堅壁清野,斷絕太平軍的供給。
這種方法慢是慢一些,但非常有效,彈丸之地的永安籌糧困難,很快火藥、食鹽、鉛子都陷入了短缺。
一邊是糧草漸漸變少,一邊是清軍在城外山上架起炮臺,不斷炮轟城內。
楊秀清策劃從永安城突圍。
4月4日,洪秀全向所有人發布了突圍總動員。
1852年夏,一個暴風驟雨的夜晚,永安城的天國圣兵出其不意開城突圍。
沖在最前面的是 蕭朝貴旗下最能打的羅大綱,冒暴雨向東南角清軍防守最薄弱的古蘇沖發起猛攻,很輕易沖垮了古蘇沖的清軍,并繳獲了大量火藥和大量槍支。
清兵完全沒有想到暴雨天還要加班,羅大綱殺過來的時候,一觸即潰、一潰千里,等回過神來,再去追太平天國部隊的時候,發現人家已經 有序從東南方向撤離。
4月6日凌晨,賽尚阿收到太平軍突圍的消息,急得命烏蘭泰和向榮全力追擊,烏蘭泰追上了秦日綱 帶領的部隊,這支部隊里面夾雜 大量婦孺老弱,被清軍沖上來一陣砍殺,傷亡兩千多人。
烏蘭泰得勝后, 認為可以一鼓作氣追擊,就拼命追上去,沒想到楊秀清在 大峒谷設了埋伏。
8日早上,烏蘭泰得到探子來報,說發現反賊在大峒谷生火造飯,急于再立大功,烏蘭泰叫士兵們不吃早飯了,先去砍人要緊,急匆匆帶著幾千人馬殺向大峒谷。
結果,剛進大峒谷,大量礌石、滾木推就砸了下來,手持短刀、腳踏芒鞋彪悍廣西反賊就從幾路沖過來,清軍措手不及,被殺得人仰馬翻,可憐四千多人早飯還沒吃就送了性命,四名正二品總兵長瑞、長壽、邵鶴齡、董光甲被砍死,烏蘭泰跌入山崖,落入泥流僥幸逃生,只有向榮跟在后面比較遠逃得快,沒有受損失。
天國圣兵終于成功突圍,向當時廣西省的省府桂林直奔而去。
清軍為了泄憤,回到永安城,殺死幾千名百姓,搶劫當地財物,殺得城內血流成河。
賽尚阿直到這次禍闖大了,正好這時清軍俘虜一名自稱洪大全的太平軍將領,洪大全供述:我本是洪秀全的兄弟,受封“天德王”,負責軍事指揮。
賽尚阿如獲至寶,認為自己憑借俘獲洪大全的功勞,至少可以向咸豐帝將功折罪。然而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這個所謂“洪大全”就是個水貨,賽尚阿輕信了“洪大全”的供述,給自己惹來了更大的禍。
據后來多方核實,這個“洪大全”本名焦亮,是個和洪秀全經歷相似的讀書人,因屢試不第,繼而在家鄉湖南郴州加入反清組織“天地會”,成為其中的一個小頭目。
“金田起義”前后,焦亮正在廣西做生意,看到洪秀全等人殺官造反,干得風生水起,于是以“天地會”大頭目的名義加入太平軍,希望與洪秀全“合作”,想撈一把更大的。洪秀全認為焦亮牛吹得很大,其實只是個天地會小頭目,沒有什么合作價值,就沒輕信他。
焦亮被捕后,為了逃脫性命,故意夸大自己的身份,讓賽尚阿上了大當。他本身就是一個“滾刀肉”式的江湖人物,順著賽尚阿的意思,寫下了洋洋萬言的《天德王洪大全供狀》。
之后,賽尚阿將焦亮押解到北京報功,焦亮經過審訊后被凌遲處死,賽尚阿因為剿匪不力,還送了一個假貨給朝廷,先被軍機處和刑部判了死罪,后因軍務緊急留了他一條性命,但也連降四級,此后跟著僧格林沁混了一段時間,重新做到正紅旗蒙古副都統,病死于1875年。
02
“大峒谷之戰”大勝,成為太平天國轉守為攻的標志性事件。
天國圣兵士氣大漲,一路從縣城橫掃,奔襲到桂林省城,一路上招兵買馬,聲勢滾雪球般越來越大。
羅大綱繳獲了向榮部隊的公文印信,靈機一動,從戰死的清軍身上剝下衣服,冒充清軍,從小路趕去偷襲桂林。
但偷襲隊伍半路上被向榮撞到,識破后只好退回大部隊。
楊秀清率領大部隊來到桂林城下,由于手頭的武器太簡陋,這時候隊伍攻城能力還非常弱,一時間也只能和桂林城守軍對峙著 。
兩天后,帶著滔天殺意的復仇者烏蘭泰追殺了過來。
烏蘭泰大峒谷慘敗后,判斷太平軍會打省城桂林,又重新召集了七百名清軍,歃血起誓,飛速來援。
在城外的將軍橋,烏蘭泰遇到了天國圣兵,親自率軍沖鋒,結果被炮子擊中膝蓋,受了重傷,這位 清帝國最勇猛的滿族將領, 第二天死于陽朔軍中。
烏蘭泰的死,給清軍士氣造成巨大打擊,但這種玩命的打法,也把天國圣兵隊伍給拖在桂林城下了。
天國圣兵的優勢,是山地戰和機動戰,桂林城下,和清軍進行攻城戰和陣地戰,越打越吃力。
向榮和周天爵作戰經驗豐富,知道只有死死拖住他們,換取清帝國調集援軍的時間,才能反敗為勝。
楊秀清也知道這一點,所以玩命圍攻桂林,各種能想得到的手段都用上了,云梯、火箭、火槍、呂公車輪番上陣,就是打不下來。
更糟糕的是,清軍的援軍源源不斷來支援,城內的守軍越打越多,從兩千多變成了兩萬多。
圍攻桂林一個月后,楊秀清終于意識到拿不下桂林,下令在5月19日乘著晚上分水陸兩路向北轉移。
天國圣兵轉移的速度奇快,經興安靈渠一路狂飆到了興安縣。
在興安縣,太平天國是要考慮 ,是南下再去打桂林,重占廣西,還是往北沖過全州經湘江入洞庭湖,殺入長江,去玩一把大的,占領 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
是當坐匪,還是當流寇?
當洪秀全搞太平天國起事的時候,咸豐皇帝為什么那么著急,因為大清朝廷知道,一定要竭力將這股造反勢力控制在廣西境內,怕的就是這股反叛勢力成為“流寇”。
唐末的黃巢、明末的李自成,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歷史上,一旦給流寇搞大了,就難收拾了。
可偏偏手下這幫人,在“剿匪”過程中互相撕逼,效率奇低,還被悍匪接連打死重臣,連桂林這樣的省府重鎮都差點兒被攻陷。
03
讓咸豐皇帝要崩潰的事情終于發生了,太平天國向北沖向廣西和湖南交界的全州,劍指湖南。
太平天國為什么決心向北打,一是桂林那邊已經集結了清軍的重兵,二是需要湖南的人口和糧食。
本來天國圣兵原想避免遭遇戰,不想攻城 ,直接從 城外西北柳山, 越過全州 城。
全州知州也不敢招惹這股窮兇極惡的隊伍,畢竟城里只有一千多鄉勇。
知州送出去一封求救血書:幸好卑職守城,而賊無意攻城,沿江而下,是卑職和百姓的大慶也。但不幸發生不測, 卑職竭盡所能,只有一死。
但不幸的是,不測還是發生了, 城樓上一名炮兵看見隊伍最后出現了一頂黃轎子,職業病發作,也沒請示上級,瞄準那黃轎就開了一炮,剛好擊中轎身,坐在轎里的正是南王馮云山。
馮云山當場重傷。
南王是上帝會的初代精神領袖,有著崇高的威望,他被打成重傷,太平天國上下都喊著為他報仇血恨。
洪秀全、楊秀清命已過境的隊伍回師,全力攻打全州城。
攻打全州城這場戰役,異常的慘烈。
天國圣兵用呂公車和云梯三面攻城,城樓上的清兵士兵用煮開的桐油、熱粥和上松脂、大糞,潑向他們。
全州撐了幾天,畢竟只有一千多兵,知道全州不可能守得住,便開了小南門,讓百姓逃命去了。
幾天后,有個全州某幕僚,前來獻全州布防圖。
洪秀全、楊秀清看后,決定在薄弱的西門掘地攻城,在某民戶家里開始挖,一直挖到城下,用棺材裝16擔火藥,將城墻炸開6、7米寬,攻入城內。
在傳教時,上帝會一開始就是吸收了大量的燒炭工、采礦工成為教眾的,這些人在工作中不僅會制作火藥,更能熟練使用火藥作為開山手段。
點燃炸藥后,城墻被炸開兩丈缺口,圣兵們蜂涌而入,將城里的清兵盡數殺死,然后休整三天,才繼續沿江而下,向長沙進發。
隊伍行至湖南、廣西交界的蓑衣渡一帶時,一位殺神,早已在這里等著他們了。
這個殺神,叫江忠源。
烏蘭泰被太平軍擊斃于桂林后,他的部將江忠源在家鄉新寧,組建了一支千余人的鄉勇,趕赴桂林前線支援。
江忠源考過秀才,又中過武舉人,練過鄉勇,剿滅過瑤族首領雷再浩,相當彪悍。
江忠源一直率軍尾隨著太平天國的隊伍,他經驗豐富,預判這支隊伍肯定會流竄到湖南,而他的家鄉新寧正位于湘桂交界。
為了保衛家鄉,江忠源違背上級軍令,率本部千余人,繞過全州,提前趕到湘江邊設防。
湘江翻騰,在全州城東北10里外的蓑衣渡,江忠源發現不遠處有個水急江狹的大拐彎處,叫水塘灣,地勢兇險,是個打埋伏的好地方。
江忠源下令砍倒兩岸大松樹和樟樹,打樁攔在江心設置障礙,并搶占湘江西岸的制高點獅子嶺,架起山炮,可直轟江心。于是,靜待敵人到來。
6月6日,天國圣兵的兩三百艘小船,在水塘灣沖進了江忠源的木樁區,發生了擱淺。
所有的船一下子堵在這里,亂成一團。
鄉勇兵居高臨下,猛打山炮、火箭,船上許多人被燒死、溺死、轟死。
重傷的馮云山在這批船里,他命令隊伍棄舟上西岸,但楚勇準備充足,幾次又將太平軍趕回江中。
現場指揮中,楚勇發現了他的座船。
一炮打去,馮云山的座船中彈,一塊彈片擊中馮云山腹部,頓時腸穿肚爛,重傷倒下。
此時增援江忠源的清軍亦趕至,雙方激戰兩天,太平軍付出巨大代價,強行渡過湘江,進入半邊山區。
南王馮云山挨了數日,終于重傷不治身亡。
蓑衣渡一役,太平軍減員一萬人,戰損20%。
但損失最大的,是馮云山之死。
最初,深入紫荊山辛苦傳教,白天黑夜,翻山越嶺,走村串戶,花了兩三年時間,發展出第一批教眾的,是馮云山。
把紫荊山區“四大家族”之一的曾家全族發展為教眾的,從此得到當地部分地主支持的,是馮云山。
把楊秀清、蕭朝貴發展進上帝會,并培養成骨干的,是馮云山。
上帝會發育階段,跟著洪秀全去砸甘王廟等同行,去坐牢的,是馮云山。
馮云山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是個文弱書生,他膽大,能干最臟最累的活,能跟各種家族、各種階層的人打交道,上至豪門富人,下到赤貧工人,各種人都能搞定。
他在天文歷法、軍事制度、官員制度上,都給這個政權草創時打了底稿。
永安封王,他從二號人物,降為四號人物,楊蕭二王都是馮云山培養的,反而爬到馮云山頭上,如果沒有大氣量,是無法接受的。
起義爆發后,清軍派人挖洪馮二人祖墳,捉拿洪馮族人,馮云山的母親、弟弟和二兒子都被捕入獄。
馮云山的妻子被告密,被追捕得很急,逃到一個路邊的小屋里,屋中人許諾幫助她躲藏,幾乎就要脫險。
但不幸有一個乞丐婦女,看瞥見她躲到屋里,告密獲得幾塊賞元,云山妻子被捕。
馮云山的長子當時18歲,逃到廣州進了一個鐵匠鋪當學徒,鐵匠曾搶劫犯案,這鐵匠主動交出馮云山長子贖罪。長子被捕入獄,但不承認是馮云山之子,清吏讓他與生母見面,見面后兩人都流下眼淚,證明是母子關系。(后來,那位鐵匠仍被斬首)。
馮云山的侄子和小兒子在外逃亡,小兒子當時只有9歲,后來遇到教過洪秀全基督教義的羅孝全,羅孝全帶他們倆去了上海,上海的小刀會得知南王之子到來,花了500大洋買了一匹馬,讓小王爺騎在上面,在城內巡游。
到1855年,上海小刀會突圍失敗,小刀會起義的二頭目專門負責保護南王幼子,在突圍之際還拉著他的手,但最后在混亂中,不知所蹤。
至此,馮云山的所有至親均被俘遇害或失蹤。
馮云山一家的遭遇是一場悲劇,失去馮云山的太平天國更是一場悲劇。
失去馮云山后,太平天國的政治水平就停滯不前,不僅是宏觀戰略層面,更少了一個能在各層溝通的潤滑劑,失去了自己人之間、知識分子、士紳、洋人、甚至平民階層溝通的橋梁。
04
失去船只的天國圣兵,徒步進入永州境內,發現清軍已經截斷了橋梁,拖走了船只,于是在楊秀清的帶領下,沿湘桂邊界轉而向南,出其不意攻克了道州(今湖南永州市道縣)。
廣西“剿匪”清軍將天國圣兵趕出廣西境后,就像完成任務了一樣,剩下就是湖南的事情了,停下來休整了。
湖南全省駐軍總共才一萬多人馬(不含地方團練組織),根本無力集中“剿匪”,結果太平軍在道州足足休整了40天,沒受任何攻擊,開始招兵買馬,吸收了周邊天地會等會道門的大量成員入教,漸漸恢復了元氣。
太平天國向全國正式發布了名為《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救一切天生天養諭》三篇檄文,一時間,天平天國成了全國反清大業的龍頭。
短短40天,太平天國又重新聚集起了5萬教眾,還籌集到了大批糧草裝備,聲勢大振。
1852年秋,天國圣兵轉道向東,輕而易舉的攻下湘南重鎮郴州。
道州、郴州在明清時代就是重要的礦區,遍布生產銅、鐵、錫、鉛、銀以及煤炭的礦洞。窮苦礦工們看到太平天國,就像看到了組織,他們男蓄發、女放足,紛紛舉家加入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用這些礦工建立了一支獨立的工程兵——土營,專門負責挖地道、炸城墻,還利用手中的銅鐵資源,打造了三百多門大炮以及大量兵器,使整體實力又上升了一檔。
清軍這邊,在和春和勞崇光的率領下,一萬五千人到達道州,6月22日開始對太平天國發起兩次進攻,但都被天國圣兵擊退。
在道州、郴州補完血的太平天國,已經有了十萬眾規模,其中能戰斗的約五六萬人。
幾個王得到情報,長沙城只有五千守兵,外加幾千鄉勇,都湊不滿一萬人。
各地援軍加緊趕來長沙。兵貴神速,經過天國高層商議,決定向北派前鋒進攻,先拿下長沙城。
天國最能打的西王蕭朝貴,率曾水源、林鳳祥、李開芳等將,帶著前鋒精兵三千,北上直取長沙。
點擊分享: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江風情”這個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