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來襲,北京花粉濃度降低!敏感人群防護莫松懈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健康要聞
國家醫保局開通藥品目錄查詢服務4月12日,據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消息,通過醫保局微信公眾號即可一鍵查詢藥品報銷信息:點擊醫保服務、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在查詢頁面輸入藥品名稱,即可了解該藥品是否在醫保目錄范圍內、所屬藥品分類以及具體報銷類別等詳細信息。
2025年4月26日是第18個全國瘧疾日4月12日,據國家疾控局微信公眾號,2025年4月26日是第18個“全國瘧疾日”,主題為“嚴防輸入再傳播,鞏固消除瘧疾成果”。通過在定點醫療機構、邊境口岸、國際航空樞紐懸掛橫幅、設立咨詢臺等活動,向公眾普及瘧疾傳播途徑、癥狀識別及預防措施等知識。
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均已建立醫保數據工作組4月12日,新華社消息,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均已建立醫保數據工作組,截至3月31日,除廣西的個別統籌地區外,全國其他統籌地區均已完成2025年第一季度信息發布。
華北地區出現持續性大風4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大風橙色預警。12日至13日,較強冷空氣繼續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大風、沙塵、降溫持續,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和黃淮等地進入大風最強勁時段。11日8時至12日6時,甘肅武威、北京門頭溝等局地達到14級至15級。
醫療醫藥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發布消化內鏡AI系統4月12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發布一款基于多模態大模型驅動的消化內鏡全場景智能體“鏡觀”,可為患者解讀胃鏡、腸鏡等內鏡報告,也可輔助醫生開展內鏡下手術并預警風險。
本周醫藥健康領域10起投融資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本周(2025年4月7日-4月11日)全國醫藥健康領域發生10起投融資事件。其中,一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兩家企業融資規模超億元。
帕金森病報告2025發布4月12日,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微信公眾號,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牽頭組織的《中國帕金森病報告2025》發布,刊登于《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雜志》上。報告顯示,中國現存的帕金森病患病人數超過500萬例。
強生埃萬妥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4月12日,強生宣布,旗下創新肺癌治療藥物銳珂(埃萬妥單抗注射液)在華上市。銳珂與卡鉑和培美曲塞聯合給藥,適用于經檢測確認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
社會熱點
大風后北京市花粉濃度有所降低4月12日,據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花粉監測預報”微信公眾號,經過大風天氣,與11日、10日相比,12日北京花粉濃度有所降低。但過敏人群仍需做好防護,盡量避免在花粉濃度較高時段外出,若外出最好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
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4月12日,據國家郵政局微信公眾號消息,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體現出我國消費市場持續擴大、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良好態勢。
內蒙古遼寧吉林局地有特大暴雪4月12日10時,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雪橙色預警。預計4月12日14時至4月13日14時,內蒙古東部、遼寧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雪,其中,內蒙古東部、遼寧東北部、吉林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雪,局地特大暴雪。
北京大風刮倒703棵樹4月12日,據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截至4月12日14時,大風導致樹木倒伏703棵、壓車24輛、壓線7處、壓房5處,均已處置完畢。目前,北京市未接報因大風引發的傷人、亡人情況。
巨子生物回應可復美產品未添加人表皮生長因子針對“可復美產品被質疑添加了人表皮生長因子”一事,4月12日,陜西巨子生物通過微博發布公開信回應稱,其旗下所有產品均未添加人表皮生長因子。自收到反饋以來,已主動配合監管部門完成多輪共89批次的全面檢查。
八旬老人醫院診室外當志愿者17年83歲的許全生是服務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年份最長的志愿者之一。每周三上午,他都會從家步行1.6公里來到華山醫院神經元專病門診。從一個“漸凍癥”患者家屬,到如今的志愿者,許全生牽掛的是同病相憐的罕見病患者。
22-23點入睡心梗風險最低“晚上10點睡還是11點睡?”看起來只是差了一個小時,實際上,對健康的影響差了一大截,早睡精神狀態更佳!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研究發現,工作日晚上10時至11時就寢者,心梗發病率最低。
健康提示
學會揉腹讓肚子軟起來4月12日,健康北京發文提示,讓腹部暖起來,可以在睡前或早晨起床前,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從臍中上部開始,沿順時針方向推腹一周,順勢經過臍旁、朕中下處。重夏5至10遍。適度熱敷能溫熱肌膚、通行氣血、祛寒濕、化瘀止痛,如果有條件,試試每晚睡前用熱毛巾敷腹部20-30分鐘。
骨科醫生教您三招穩如泰山4月12日,北京世紀壇醫院在人民日報健康號發文提示,大風天外出很容易發生摔倒骨折。如必須出門,行走時,可以學企鵝步,雙腳間距比肩寬5厘米,重心下沉,小步幅高頻率移動。雙肩包反背在胸前,既是緩沖墊又能降低重心。騎車時,遇橫風時立即“屈肘夾膝”,像賽車手過彎道般壓低身體。
從開腹到經肛,直腸癌手術的十年進化4月13日10:00-11:00,《人民名醫》直播總第1126期、胃腸道腫瘤系列第107期,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康亮做客直播間,圍繞胃腸道腫瘤手術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低位直腸癌患者能否保肛?腹腔鏡技術如何幫助患者減少創傷?歡迎關注!
責編:陳龍飛
主編:邱越
校對:谷雨微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