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學霸墻,現(xiàn)代的“封神榜”。
這是一種幾乎全國通用的文化模板:
不論是總分壓榜第一,還是從墊底躍升至全班前十,只要足夠能考,都有機會字面意義上地被“掛在墻上”,成為學弟學妹路過時必須仰視的對象。
每位榜上有名者,還能留下一句屬于自己的學霸宣言,作為“封神感言”。
再早十年,這些話可能還停留在“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雞湯模板里,
但現(xiàn)在不太一樣。
雞湯是明顯不夠用了,得整點狠活兒。
每逢學霸刷新的季節(jié),他們的座右銘高低得在網(wǎng)上傳一圈。
畢竟“比你能考的人,比你還抽象”這點,確實能帶來點精神震撼。
但看多了也能發(fā)現(xiàn),學霸座右銘里,火影含量特別高。
仿佛火影在學霸心中,已經(jīng)不是動漫了,是和《5年高考3年模擬》并列的精神教材。
甚至能腦補出他們寫下此句時的場面,凌晨一點、孤燈獨影、桌上攤著《高考真題卷》,耳機里放著《青鳥》,
試卷飛舞之處,考亦生生不息。
硬要解讀這個神秘現(xiàn)象的話,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他們從火影角色上看見了自己:鳴人用影分身一打一百,正如我用八本資料卷打一場模考。
但其實不然。主要是火影臺詞的氛圍,比較符合當下學霸座右銘的主流調調。
就是狂。
但是得是有層次的狂,火影經(jīng)典臺詞,經(jīng)常是狂中帶有一絲謙遜,但這份謙虛,也是為了更好地狂。
正如現(xiàn)在學霸們給自己想的座右銘,有理有據(jù)的狂。
是的,這個校園文化已經(jīng)躍進到了大狂特狂的時代了。
從期間這些學霸感言的變化上,也能看出當下學生們心態(tài)的轉變。
十年前的學霸寫感言,講究一個含蓄,成績再好,落筆也多半是“繼續(xù)前行”這樣的語句,
畢竟太張揚會被說“年輕人驕傲自滿”。
而現(xiàn)在的學霸,哪怕考進全校前十,也要搭配一套“能傳播的語錄”,才算封神。成績要贏,輿論場也得贏。
感言寫得狠,哪怕帶點嘲諷也可以。
已經(jīng)不再是“鼓勵別人”,而是“震懾對手”。
也不是為了謙虛地分享學習方法,而是像放戰(zhàn)報一樣,精準投放到同學們的心臟上,制造心理陰影區(qū)。
在這之中,最經(jīng)典的語錄則是“菜就多練”。
和其他無數(shù)種相同意思的變種。
屬于比較進攻型的狂。
而另一種偏防守型的狂,則強調游刃有余。
用一句話總結核心概念的話,是:
就這。
有點像會出現(xiàn)在王者公屏上的。
還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可能比較難辨別,大多是藏著游戲動漫的暗線。
上過學的都知道,其實,這,也算是一種狂。
也正因如此,如今的學霸墻早就不只是成績公布欄了,而是某種風格化的人設集散地。
掛上去的不只是名字和分數(shù),更是一種“我是誰、我憑什么、我準備怎么繼續(xù)贏”的公開宣言。
你考得好不稀奇,關鍵是你得會說、說得狠、說得像個傳說。
于是每到榜單更新,就像一場中學版“發(fā)布會”,分數(shù)是數(shù)據(jù),但壓迫感,才是可視化的戰(zhàn)績展示。
別急著批評現(xiàn)在的學生忘了謙遜。介是好事中的好事。事實上,這是因為他們開始活得聰明。
他們太明白:低調是一種修養(yǎng),但在信息過載的今天,狂是一種生存方式。
也是在高強度不確定性下的自我確認儀式。
當努力不被看見,成績未必能和未來掛鉤時,羞澀的一句“運氣好”,已經(jīng)配不上這一路的死撐到底。
這也是當代學霸感言越來越狂的根本原因。
不是因為成績好就想壓人一頭,而是因為成績之外,越來越少的東西能留下痕跡了。
說到底,是時代變了。謙遜的日子也該翻篇了。
在這樣一個不留神就會被忽略的時代,你不說出來,別人真的不會記得你“燃”過,也拼過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