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精美的銀壺,從粗胚到精品,歷經了不少于10萬次的敲打。這10萬次的敲打容不得半點急躁,做人做事亦是如此……”“做人就像扎染一樣,只有扎緊扎牢底線,才能在千染萬洗之后,依舊保持自己的底色……”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集市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非遺傳承人們一邊展示著精美的手工藝品,一邊講解背后的故事。游客們穿梭于攤位之間,在領略非遺技藝獨特魅力的同時,更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廉潔文化的熏陶。
2023年,大理文化生態保護區成功創建,成為云南首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截至目前,擁有四級非遺項目70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8項,位列云南省前列。這些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更是孕育廉潔文化的深厚土壤。
近年來,大理州紀委監委秉持守正創新的理念,深入挖掘非遺中蘊含的廉潔元素,通過精心挑選具有本土特色的非遺項目,著力打造獨具魅力的廉潔文化品牌,實現了非遺“老手藝”與“廉元素”新表達的有機融合。傳統非遺技藝與新時代廉潔文化相互滲透,在推動非遺活態傳承的同時,推動廉潔文化既耳目一新又深入人心。
為系統挖掘這些非遺項目中的廉潔元素,大理州紀委監委組織專業團隊,走訪非遺傳承人,廣泛收集相關資料,邀請專家學者開展研討,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廉潔文化內涵,并將其融入到廉潔文化宣傳教育的各個環節。
在非遺的助力下,廉潔文化實現了創新出彩,變得更加鮮活生動。州紀委監委聯合宣傳、文旅等部門,充分發揮本地文化資源優勢,依托“行走的廉政課”、非遺集市、廉潔文化展等載體,將廉潔文化與非遺文化緊密結合,靈活運用白族大本曲、甲馬、三道茶、扎染、木雕等文藝形式,精心創作了一批可聽、可觀、可感的非遺主題廉潔文化作品和景觀小品。
大理州還依托各地博物館、文化館、非遺傳承中心等場所,設立非遺廉潔文化展示專區,集中展示了260余件以廉潔為主題的非遺作品。白族扎染制作的“清廉圖”、劍川木雕“兩袖清風”擺件、甲馬雕刻“清正廉潔”、鶴慶銀器打造的銀雕手鐲“清白鐲”等精美作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來參觀,讓人們在感受非遺技藝之美的同時,受到廉潔文化的感染。如今,精彩紛呈的廉潔非遺正逐漸成為大理的“文化名片”。
與此同時,該州依托云南省紀委監委推出的“清廉云南地圖”小程序,以串“珠”成鏈的方式對全州非遺和廉潔文化進行整體規劃,根據不同的地域布局和受眾群體,分類打造“非遺廉旅”路線。
在繪制路線圖的基礎上,該州紀委監委盤活現有理論宣講、黨員教育、志愿服務等資源,定期開展非遺研學、傳承表演、主題展覽等特色活動,形成多元文化矩陣,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弘揚崇廉拒腐的社會風尚,讓廉潔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廉潔文化建設不是空中樓閣,必須與本地特色緊密結合,才能真正浸潤一方。下一步,我們將以‘匠心守藝’的擔當,做深做實廉潔文化和本地文化資源的融合文章,以務實舉措壓茬推進,以優秀作品鼓舞激勵,久久為功推動廉潔文化啟智潤心,讓清廉之風伴隨非遺技藝代代傳承?!贝罄碇菁o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來源 :云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 大理州紀委監委
編輯:楊潤婷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