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后,英勇的人民軍隊先后進行了多次改編,尤其是80年代,中央軍委在鄧公的主持下,一口氣提出裁軍百萬。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為革命事業以及新中國成立立下赫赫戰功的王牌部隊,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就比如,在1985年被撤銷的第43軍,第50軍,第60軍等部隊,曾經都是人民軍隊中的頭號勁旅。他們不僅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還參與經歷了抗美援朝戰爭。
而經歷百萬大裁軍,最后成功保留下來的24個軍,在不久后全部改編成集團軍。
在1985年,新改編的24個集團軍,注入大量不同的兵種,如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等諸兵種形成的集團軍,提高了部隊綜合作戰能力,標志著解放軍從單一兵種向合成化作戰力量轉變。
能夠在百萬大裁軍中保留下來的部隊,肯定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或者對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所以,部隊番號得到了保留。
在1985年,有六個集團軍駐扎在北京軍區。
第一個:第24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解放時期的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核心軍事指揮官,一直是開國中將王必成將軍。他是華野三虎,個人的戰術指揮能力,軍事素養,在名將輩出的第三野戰軍屬于是佼佼者)
第二個:第27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發展而來的,在27軍的歷史上,有兩位核心軍事指揮官。第一位是許世友,第二位是聶鳳智,兩位將軍都是華東野戰軍的頂級名將)
第三個:第28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改編而成的,作戰特點擅長打阻擊,有著排炮不動,必是十縱隊的說法)
第四個:第38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改編而成的,在第38軍的歷史上,先后有兩位著名的軍事將領任職軍長。第一位李天佑,第二位梁興初)。與此同時,第38集團軍還是80年代,第一個機械化集團軍。
第五個:第63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華北野戰軍第三縱隊改編而成的,它是解放時期,華北戰場上的頭號主力,更是朝鮮戰場上的英雄部隊,在鐵原阻擊戰中,第63軍打出了國威軍威)
第六個:第65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多個不同的軍合并而成的,集合了四個軍的優良傳統,及作戰風格)
守衛祖國南大門的廣州軍區,在1985年,下轄兩個集團軍。
第一個:第41集團軍
(這支部隊就是解放時期,東北戰場上,擅長阻擊作戰的塔山英雄第四縱隊,還是第四野戰軍的第五大主力軍,擁有強悍的作戰風格,及頑強的戰斗意志)
第二個:第42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改編而成的,作為解放時期的二流部隊,第42軍能夠得到保留,是因為在朝鮮戰場上的出色表現,讓它成功脫變,成為駐守華南地區的嶺南雄師)
負責西南邊境的成都軍區,在1985年,也是下轄兩個集團軍。
第一個:第13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發展而來的,而在第13軍的歷史上,兩位核心軍事主官,第一位是大將陳賡,第二位是開國中將周希漢)。
其實,在1985年,與第13集團軍同屬成都軍區管轄的第14集團軍,也是由第四縱隊發展而來的。
因此,這兩支部隊也成為解放軍歷史上的兄弟軍,還是最擅長山中與叢林作戰的兩支集團軍。
在1985年,駐扎在蘭州軍區的兩個集團軍,分別是第21集團軍與第47集團軍。
第21集團軍是由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改編而成的,這支部隊作風強硬,善打硬仗,還是解放軍歷史上的甲種集團軍。
第47集團軍是由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發展而來的,而這支部隊的重要軍事主官是開國中將梁興初。
南京軍區是守衛東南地區的重要軍事屏障,在1985年,有三個集團軍,駐扎在南京軍區。
第一個:第1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發展而來的,強硬的作戰風格,讓第一軍成為公認的主力軍。尤其是在解放西北的戰斗中,第一軍在軍長賀炳炎將軍的領導下,創造解放縣城最多記錄)。
第二個:第12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劉鄧大軍的主力,他的前身是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還是鄧政委眼中最擅長打惡仗的部隊,綜合作戰能力在名將輩出的第二野戰軍,算的上是一把尖刀)。
第三個:第31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發展而來的,它是新中國成立后,鞏固福建地區的重要武裝力量,還是防臺第一屏障)。
濟南軍區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在1985年有四個集團軍駐扎在該軍區。
第一個:第20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發展而來的,是華東野戰軍的尖刀,也是被大家一致公認的主力軍,善于進攻,善于防守,是這支部隊最大的特點)
第二:第26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發展而來的,是解放時期,山東戰場上的攻堅豹子軍,是公認的主力軍)
第三個:第54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第44軍,第45軍,還有第43軍第127師合并而成的。雖然,第54軍成立的時間比較晚,但強硬的作風,讓這支部隊脫穎而出,成為反應最快的甲種集團軍)
第四個:第67集團軍
(它的前身是華北軍區第2縱隊,首任軍長是韓偉)。
沈陽軍區的戰略位置也十分重要,鞏固守衛東北三省。因此,在1985年,有五個集團軍駐守東三省。
第一個:第16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中原野戰軍第一縱隊發展而來的,縱隊司令員是上將楊勇。雖然,第16軍的首任軍長尹先炳犯了生活錯誤,但他也是我軍戰爭史上的一員猛將,為解放事業以及抗美援朝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個:第23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發展而來的,曾在解放時期的華東戰場上,創造殲敵數量最多紀錄,是公認的主力軍。與此同時,第23集團軍還是唯一一個與英,美,蘇打過仗的英雄部隊)
第三個:第39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發展而來的,它是解放軍歷史上有名的常勝軍,還是80年代的機械化集團軍)
第四個:第40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由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改編而成的,他是解放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旋風軍,首任軍長就是大名鼎鼎的旋風司令韓先楚)
第五個:第64集團軍
(它的前身是華北軍區第四縱隊,首任軍長是開國中將曾思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