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和增程式電動汽車(EREV)是兩種常見的動力形式。近期,比亞迪發布的秦L(參數丨圖片) DM-i引發了關于這兩種動力形式的討論。
有人認為,秦L DM-i實現了后排地板純平,應該是取消了傳動軸,發動機只負責發電,因此屬于增程式電動汽車。然而,這種僅憑后排純平就推斷車輛類型的言論被認為是不負責任的。
插混與增程的基本區別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結合了傳統燃油發動機和電動機,可以通過外部電源充電,也可以在行駛過程中通過發動機為電池充電。
增程式電動汽車(EREV)則主要依靠電動機驅動,發動機并不直接驅動車輪,而是作為發電機為電池充電,從而延長續航里程。
從技術難度上看,插混的結構相對復雜,因為它需要同時具備燃油發動機和電動機兩套動力系統。
而增程的結構相對簡單,因為發動機不直接參與驅動,主要功能是為電池充電。
能耗和動力體驗
在能耗方面,插混由于可以實現直驅,因此在高速行駛時能量損失較小。
而增程則需要經過一次能量轉換,即發動機驅動發電機為電池充電,再由電池供電給電動機,這增加了能量損失。
動力體驗方面,尤其是在虧電情況下急加速時,增程車可能會顯得力不從心,因為它不能直驅,能量損耗更大。
而插混在直驅模式下,能量損耗小,作用到輪端的功率更高,動力體驗更好。
可靠性和適用性
增程車型由于不能直驅,一旦電池或電機出現故障,車輛可能無法使用。
而插混車型即使電池出現故障,如果能夠實現直驅,車輛仍然可以使用,相當于有一份備份方案。
如何選擇?
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增程還是插混取決于個人的用車需求和充電條件。如果充電條件便利,且高速行駛較少,那么大電池的增程車型可能更合適。
如果充電條件不便,且經常需要高速長途行駛,那么插混車型可能更適合。
在車企的技術儲備方面,一些新勢力車企傾向于選擇結構更簡單的增程技術,因為這對研發底蘊的要求相對較低。
而一些傳統車企則同時擁有插混和增程技術的儲備,如比亞迪、吉利、奇瑞和長安等。
總之,插混和增程各有優勢和局限性,消費者在選擇家用車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用車環境來決定。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這兩種動力形式可能會更加融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