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最初是被稱為中野,領導這支部隊的將領就是劉伯承與鄧小平,而且他們兩個人還是二野代名詞,不過在這支部隊里有一個人是關鍵,他就是張際春。這可是二野的第三人,擔任副政委還有政治主任。雖然他的名字不怎么被人熟悉,也沒有劉鄧的名氣大,可是他在二野中的地位卻相當高。不過有一點讓人疑惑,就是該將領最后沒有授予軍銜,這到底為何呢?
張際春在1900年出生,湖南人,家庭條件還不錯,所以他從小就上了私塾,還上了師范學校,所以他的文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在紅軍時期,張際春就在部隊里擔任政委,還有政治主任的職務,所以在這方面的經驗相當高。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張際春是八路軍的副政治主任,還有中央的常務委員,慢慢的成為黨內重要的骨干。
1945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成立之后,劉伯承就成為司令,而鄧公擔任政委一職,張際春則在野戰軍中當政治主任,還有副政委。而且這個野戰軍在之后的發展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中野、二野。張際春同劉鄧兩位首長的合作,對二野的組建可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雖然軍事指揮上,張際春沒有多出色的戰績,可是在政治工作上,還有部隊建設上,他卻做出不小的貢獻,這也讓他在部隊里無人能夠代替的存在。
不過在二野的電報中,署名基本上都是劉鄧,有時候也會是劉鄧李,唯獨沒有帶上張際春,這就讓很多人感到不解,既然張際春在二野中的地位這么高,影響力也大,可是電報中為啥就沒有他的名字呢?就像是張際春在二野中是個隱形的。
其實就張際春在二野中的職務,就可以看出,他的地位高于李達這個參謀長,所以他是二野中真正的第三人。在1955年,其他野戰軍中擔任這個職務的將領,獲得的軍銜可都是比參謀長的軍銜高,因此張際春在二野的地位就不容置喙了。
雖然張際春在二野的地位挺高的,可是他向來低調,從來不會因為功勞大就驕傲自滿。一次二野結束戰斗舉行會議總結時,會場上工作人員準備將張際春與劉伯承還有鄧小平的照片并排放著,這讓張際春看到后,立刻要求工作人員將自己的照片給撤下來,他還說一個廟怎么能有這么多神呢?自己的照片無論如何也不可以同劉鄧兩位首長的照片放在一起。
在張際春的再三要求下,工作人員只能將張際春的照片給撤下來。而這件事也看出張際春在為人處事上是非常低調謙遜的,同時也看出他是很受戰士們尊敬的。除了這方面優秀品格外,張際春還是務實且親民的,1949年隨著三大戰役的相繼結束,國民黨在國內的實力基本上沒有什么了,而后中央就派二野去大西南作戰,要求將這里全面解放,而張際春就隨著劉鄧一起來到大西南,雖然這里的國軍數量還有十萬之多,可是張際春卻能夠沉著應對。
很快這里的國軍就被消滅了,而張際春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讓西南地區恢復生產,張際春就開始在這里展開土地革命,保證每個人都有土地,正是張際春的這個做法,讓他深受百姓們的歡迎,不僅如此,張際春還會融入到人民中,從他們那里聽取意見,不斷改進自己的策略,讓西南的工農業生產慢慢恢復,從而分擔國家的壓力。
張際春在建國后被組織調到了地方工作,畢竟他在政治上的經驗足,各個地區的工作也需要這樣的將領,所以張際春堅決服從黨的調配。也正是因為這樣,在1955年授銜時,張際春已經不在部隊里了,所以沒有接受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