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網絡詐騙套路層出不窮
更可恨的是居然盯上了小學生
各位家長注意了
如果家里的孩子
常用你的手機上網
還知道你的支付密碼
一定要警覺起來
接下來
讓我們一起看看
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
真實案例
1
近日,江蘇宿遷某校10歲小學生小華(化名)在某社交平臺上被一陌生人添加為好友,對方稱其身份信息被他人用于違法犯罪活動,需要通過轉賬給對方予以解決,受到驚嚇的小華信以為真,后在對方的誘導下,操作其母親手機轉賬11筆,共計12148.52元,小華母親發現被騙后立即報警。
2
近日,江蘇宿遷某校10歲小學生小義(化名)在某社交平臺上互關了一位博主,對方邀請她一起錄制素材,過程中,對方得知小義是未成年人,稱不符合相關法律,告知小義將面臨罰款和拘留,小義一聽便慌了神,立即詢問對方該怎么辦,后在對方的視頻誘導下,小義用其母親手機向對方轉賬4933元,后其小義母親發現孩子被騙,立即報警。
騙術揭秘
01
進行篩選,取得聯系
詐騙分子事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手機使用人信息,發現系未成年人使用,便通過社交軟件與被害人取得聯系。
02
恐嚇、威脅
騙子利用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且膽小的心理,自稱是“公檢法”的工作人員,用“拘留”“坐牢”“涉嫌違法犯罪”等用詞進行恐嚇、威脅,讓受害人產生恐懼心理。
03
目標指向家長的手機
騙子會詢問未成年人身邊是否有家長,且拿到家長手機后確保手機內有錢款后,讓孩子進行操作。
04
視頻通話或遠程操作
騙子會全程讓孩子使用一部手機開啟視頻通話,然后用開啟視頻的手機全程操控孩子使用家長手機進行轉賬或者指導孩子在家長手機下載遠程操作軟件,遠程控制家長手機。
學生社會經驗不足
識騙能力弱
很容易掉進騙子布下的陷阱
如何防止小孩子們被詐騙呢?
警方提醒
“冒充公檢法”詐騙,對于缺乏社會經驗,判斷力不強的未成年來說,殺傷力是極強的。各位家長要積極幫助孩子做到以下幾點:
1.騙子大多都是通過網絡渠道去接近孩子實行詐騙。家長要避免孩子沉迷網絡,經常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使用的電子產品進行檢查。
2.家長不要把各類支付密碼告訴孩子。家長也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機、銀行卡等物品,以免其受騙后大額轉賬匯款。
3.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警覺性,增強孩子的防騙意識,明確告訴孩子警方不會通過線上聊天工具辦案,更不會以辦案的名義要求轉賬。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
廈門同安警方
警民故事 平安之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