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部分群眾反映收到了領取“五險一金補貼”的通知。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從未面向普通群眾發放過所謂的“五險一金補貼”,所謂通知為不實信息且涉嫌詐騙,千萬別信!
(4月13日《新華每日電訊》)
部分群眾反映收到領取“五險一金補貼”的通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明確表示,從未面向普通群眾發放過此類補貼,相關通知是不實信息且涉嫌詐騙。除了“五險一金補貼”“社保補貼”,這兩年還出現過“經濟復蘇津貼”“個人勞動補貼”等各種騙局。為了以假亂真,行騙者會偽造部委或地方有關部門網站并設置飄窗,讓大家點擊進入填寫個人信息。還有的騙子以公司人事部門為名,向員工發送補貼領取郵件,并附上自助辦理的二維碼。
此類騙局套路滿滿。通知中虛構入職滿一月且正常繳納五險一金員工有資格申請補貼的內容,以限時辦理、逾期無法享受等話術增加緊迫感,誘導受害者掃描二維碼。而二維碼指向的所謂“財政部網站”,實則是假冒平臺,一旦受害者按要求輸入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及驗證碼等關鍵信息,不僅補貼拿不到,銀行卡內的錢財也將被盜取。更惡劣的是,詐騙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取群眾聯系方式后廣撒網發送虛假信息,給眾多民眾帶來財產損失的潛在風險。
當前,面對這類騙局,常見的應對方式多是提醒民眾“千萬別掃”。誠然,提高民眾的防范意識至關重要,但這只是防范騙局的第一道防線。僅靠提醒遠遠不夠,必須要有法律的強力介入。
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對于社保掃碼補貼騙局,法律不能缺席。一方面,對于詐騙分子,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懲處。我國刑法對于詐騙罪等犯罪行為有明確規定,司法機關應依據事實和法律,對涉及此類詐騙的不法分子進行精準打擊,讓其受到應有的制裁,以此形成強大的法律威懾力,遏制此類騙局的發生。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建立健全監測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和打擊新出現的詐騙模式。
揪出“社保掃碼補貼騙局”背后的騙子們是當務之急。相關部門應成立專項調查小組,利用技術和大數據手段,追蹤詐騙信息的源頭,挖出幕后的詐騙團伙。只有將騙子繩之以法,才能真正保護民眾的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
社保掃碼補貼騙局嚴重損害了群眾利益,擾亂了社會秩序。僅僅提醒民眾防范是遠遠不夠的,法律必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以法律的掃帚,掃凈這些騙局的陰霾,讓詐騙分子無所遁形,才能讓公眾不再需要為這類詐騙騙局而憂心忡忡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