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星標不錯過每天的見面
圍觀朋友圈:mrlinxiaoxi67
本文共計2504字,預計閱讀7分鐘。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或許,很多小伙伴都希望改變自己的現狀。
最近在梳理自己的成長時,發現自己的改變,離不開一件事。
那就是:大量讀書。
今天就來和大家 聊一聊: 讀書。
其實從大學時代,我就很喜歡讀書了。
只不過當時只是把讀書作為消遣,看的更多的是文學類書籍。
2020年之后,讀的更多是認知類、腦科學、成長類相關的書。
也是從2020年之后,我開始大量讀書,21年讀完50本,22年讀完100本,23年讀完60本,24年讀完63本。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文章鏈接:
可以說,我能夠有所成長與進步,都離不開大量閱讀。
正是因為有了讀書這個習慣,后來我才逐漸培養了早起、寫作、記錄感恩/成功日記等習慣。
01.
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毛姆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以我個人的經驗以及淺顯的理解,在閱讀中確實能夠體驗到心流。
讓人暫時忘卻塵世間的諸多煩惱,無牽無掛,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
此外,我之前看過一項研究: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團隊曾經進行過一項研究。
他們通過監測受驗者的心率、肌肉緊張程度,測定精神壓力緩解的程度。
試圖 從諸項測試中, 找到最能幫人緩解壓力的活動。
研究結果發現:
玩游戲緩解21%;
散步緩解42%;
喝咖啡緩解54%;
聽舒緩的音樂緩解61%;
讀書可以緩解68%。
讀書,能夠最有效地幫人緩解壓力。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
人只要連續讀書6分鐘,精神壓力就可以緩解2/3。
所以,閱讀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可以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02.
大量讀書
真的可以改變人生
最近重讀《逆熵增成長之路》。
看完逆熵增者與閱讀的故事之后,不由得再次感嘆一句:
讀書真的可以改變人生!
2020年起,逆熵增者開始覺醒。
將之前拿來玩游戲的時間,換成學習、閱讀、成長、改變自己。
一年里逆熵增者有1600+小時用于看書、學習和個人成長,平均每天4.5小時。
反觀我自己,雖然擁有大把的閑暇時間,但很多時候卻陷入了“時間黑洞”。
所謂的“時間黑洞”,就是代指那些在我們無察覺的狀況下,吸引我們深陷其中的無意義事件。
它們如同黑洞一樣吞噬掉我們大量時間,扭曲了我們對時空的知覺,消耗我們的工作效率。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
有時候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些什么,一天的時間就這么悄悄地溜走了。
在2020年之前,逆熵增者還是一個每天沉迷游戲8小時的重度網癮少年。
那是什么讓他開始改變的呢?
其實是很簡單的一句話:
如何對待你的時間,你就將成為什么樣的人。
正是時間觀念的轉變,讓他的行為產生了改變。
這么一句簡單的話,真實而有千鈞之力。
很多時候,真理都是這樣簡單的表述。
就看你是否愿意相信、并親身踐行了。
很顯然,逆熵增者正是相信這句話。
并親身實踐了這句話,才有了后面的成長。
到后來,我也開始對這類會被人稱作“雞湯”的話持堅信態度。
并且開始親身實踐這些“雞湯”,親自驗證它們的正確性。
然后呢?
我的改變也就此產生了:
今天是我早起的第750天;
閱讀學習的第730天;
日更寫作的第540天;
以及還有更多的習慣正在養成中。
很多習慣的養成,其實都只需要一個觀念的轉變。
而想要轉變觀念,就不能只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圈。
要打破自己的舒適圈,勇敢地走出去,接收來自外界的聲音和信號。
然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那些好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智慧,為己所用。
03.
想要改變,其實很簡單
一個人如果想要改變,可以從哪些事情開始做起呢?
《逆熵增成長之路》中給出了2點建議:
一是抽時間大量讀書。
什么都別想,就是讀書。
短時間內大量讀書,先讀完100本。
不要挑挑揀揀,也別管什么只注重數量不注重質量的問題。
如果你的腦袋里沒有大量的基礎知識,質變是很難達到的。
我也是在讀完100本書之后,稍微有了一點感覺。
當我讀完200本書之后,忽然感覺一切都明朗了一點。
只有前期堅持大量讀書,不斷積累自己頭腦中的知識,才有可能引發后期的質變。
而讀書的數量,是拿時間砸出來的。
不要說你沒有時間,其實你有大把的時間被浪費掉了。
不信的話,你可以挑選一天,記錄一下自己的時間花銷。
這樣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多少時間被自己白白浪費掉了。
時間就是你的命,只有意識到時間的珍貴,你才可能會轉變觀念。
二是讀完一本書就寫讀后感。
這一點,以前一直是自己的短板。
之前我在讀書時,更關注讀完的數量。
很多時候,自己都是讀完了就算了,把書隨手扔在一邊。
雖然經常在閱讀過程中會有所思考和感悟。
但是讀完一本書之后,幾乎沒有任何輸出。
后來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一直以來都是陷入了只輸入不輸出的惡性循環。
只做簡單、不消耗腦力的閱讀行為。
但極少在寫作輸出層次上進行刻意練習。
我一直都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還一直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讀完那么多書,真厲害!
這也是我在不斷改進的一點。
23年以來,我不再關注讀書的數量,而是更關注讀書的收獲。
就像周嶺老師在《》中所說的:
從權重上看,閱讀量<思考量<行動量<改變量。
只有緊緊盯著“改變量”這個關鍵指標,讀書才有用。
閱讀只是最表層的行為。
最重要的還是通過思考和行動,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乃至改變自己的人生。
04.
寫在后面
粥左羅有一句話:只有真的改變,才能真的改變。
前一個改變是動詞,后一個改變是名詞。
即,只有真的行動起來,做出改變,你的人生才能有所變化。
而想要改變自己,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從大量讀書開始做起。
當你做成了一件事,便可以將成功的經驗遷移到其它領域,陸續做成很多事。
就像王小波說的:
人活在世界上,需要這樣的經歷:
做成了一件事,又做成了一件事,逐漸地對自己要做的事有了把握。
大量讀書,是其它很多習慣的基礎。
比如早起、寫作、理財、冥想……
因為,書是絕大部分問題的出口。
你的所有疑問和人生困惑,幾乎都可以從書中尋找到答案。
所以,開始讀書吧。
在讀書的過程中,你會邂逅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 End ?
作者簡介:
林小西,一個堅信長期主義的終身成長者。
2022年開始覺醒,大量閱讀大量輸出。
踐行用生命影響生命,通過自律和行動獲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公眾號的第480/500 天。
如果你也熱愛讀書寫作,歡迎添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學習。
長按識別加我好友
「 一個溫和的公眾號 」
星標我不錯過每天的見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