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穿暖有住的,這是人的第一需求,然后呢?
——讀書。
但是有人讀書很快樂,有人讀書不快樂。為什么?
以前很多人家門頭上寫的“耕讀傳家”“耕讀第”,老老實實,把一個家庭的追求寫的明明白白。但是這些人家寫這個字的含義并不一樣。
咱從陶淵明的讀書說起,他讀的是《山海經》。
讀《山海經》
晉 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人間最美四月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鳥有巢,我有廬,我就像鳥兒一樣,現在生活的很快樂。地里的莊稼活兒忙完了,該讀讀我喜歡的書了。
我這個地方住的比較偏遠,有錢有勢的人是不來的,能來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有開春釀的酒,有園中種的菜
良辰、美景、和風、細雨,這樣的日子還有什么說的。
陶淵明讀書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別人讀書有功利心,書中有黃金屋有顏如玉,而他讀書是“不求甚解”,是為了快樂而讀書的。
他沒有讀圣賢書,讀的《山海經》《穆天子傳》,純屬愛好。
在這些書中,出入往古周游世界與天地俱化古今齊同沉浸其中,這就是快樂。
但是很多人讀書是把書當做“敲門磚”,讀書不是目的,通過讀書獲得其他的東西才是目的——當官發財成為所謂的人上人。
這怎么會快樂呢?
看著小孩子們在學校痛苦的讀書,看著成年人厭倦讀書,看著門上的對聯都是求財求富貴,就知道,這個對讀書的理解有偏差了。
兩耕齋閑話:閑來喝茶,夢里拈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