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清華大學教學委員會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主樓接待廳召開。會上提到:清華大學推動成立4個新書院,包括國際化STEAM書院、能源方向書院、未來工程方向書院、AI+書院。
李路明代表學校感謝各位委員的辛勤付出,充分肯定了教學委員會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主陣地,要堅守立德樹人主責主業,把培養國家重大戰略急需的拔尖創新人才擺到核心位置,發揮清華綜合性學科優勢,營造良好的育人生態。要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時代的新機遇,加強對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發展趨勢研究,扎實推進各院系單位深入參與人工智能賦能課程體系、學科知識引擎建設等工作。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課程作業、學位論文等學生培養環節帶來的問題挑戰,針對性研究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持續推動本研貫通,探索本研課程體系銜接互認,完善培養方案,優化管理流程,著力提升人才培養效率。希望各位委員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推動新形勢下學校人才培養工作邁上新臺階。
在聽取了新書院建設進展匯報后,李路明對新書院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創新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給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學校積極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與社會發展需要,推動成立四個新書院,旨在融合相關學科優勢,以問題牽引激發交叉創新,進一步探索完善清華特色中國書院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改革優化,為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營造良好的育人生態。
姚期智認為,清華同時推進“AI+”等四個新書院建設是一件極具魄力的事情,具有重大意義和獨特優勢。四個新書院的共通之處,是把傳統工程學科與現代信息技術最新發展深度融合,既堅持寬厚基礎,又堅持問題導向。AI領域變化非常快,在AI+X這樣的工程跟理論結合的方向,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檢視是否為學生提供了最好的培養模式。清華有二三十個值得做的“X”方向,建議進一步凝聚全校力量,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給予學生充分選擇,讓每個領域的學生都有機會接觸到最前沿的問題,得到最優秀的學者的栽培。
張利、姚強、馮鵬、汪玉匯報新書院建設情況
張利教授代表國際化STEAM書院籌建工作組匯報了進展情況。書院將同時面向國際和國內招收本科學生,以國際化、創意工程思維和小班場景化為教學特色,在寬口徑的理工(STEM)人才培養中,融入藝術、創意(A,Art)要素。學生可在融合設計科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信息科學技術的課程體系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培養路徑,并獲得交叉工程或相關專業的工學學士學位。
姚強教授代表能源方向書院籌建工作組匯報了進展情況。書院將充分發揮學校在能源領域的多學科優勢,致力于培養兼具深厚家國情懷與寬廣國際視野,擁有數理智寬口徑工科基礎、物質科學思維能力和戰略預判眼光的智慧能源創新引領者,將持續推動學生從基礎研究到場景應用的全創新鏈沉浸體驗,助力中國能源戰略轉型與競爭力提升。
馮鵬教授代表未來工程方向書院籌建工作組匯報了進展情況。書院以培養“未來工程引領者”為目標,以“AI驅動的工程+管理”為特色,突破傳統專業邊界,為工程設施可持續與智能化培養國家重大工程的組織者、工程技術瓶頸的突破者、城鄉流域治理的領導者和推動行業變革的創業者。學生可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工程前沿主題學習,并以交叉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工程管理等7個專業之一畢業和深造。
汪玉教授代表AI+書院籌建工作組匯報了進展情況。書院集中學校在人工智能領域所具有的顯著學科優勢,旨在以最AI的方式培養最具創新能力的AI人才,以AI核心科學素養為基座,促進AI與各學科深度交叉融合,聚合學科前沿與產業中堅力量,為AI時代原住民構筑豐饒的成長生態。
編輯、審核: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由"TOP大學來了“綜合自“清華招生”,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