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談保定軍校同學錄在籍生——第一期步科第四連的將軍們
(胡博)
— 續(xù)前文 —
步科第4連在籍學生總計97人,其中河北16人、山東13人、遼寧9人、河南、山西各8人、陜西6人、四川5人、湖北、湖南、廣東、黑龍江各4人、江蘇、福建、廣西、甘肅各3人、吉林2人、安徽、江西各1人。
據同學錄所載,步4連年齡最大者賀對廷(山東臨朐)——30歲(生于1884年),年齡最小者王銘兒(陜西咸陽)、楊用斌(福建侯官)、吳松常(黑龍江省城)、余家萬(余道一,湖北漢陽)、徐岱毓(山西五臺)——五人皆21歲(生于1893年)。據筆者考察,年齡最大者確為賀對廷,但年齡最小者實為金世成(江蘇江寧),生于1895年(同學錄載22歲,即1892年)。
根據筆者對這97人的生平逐一考察,已知最早去世的是賀對廷(山東臨朐),1928年被桂軍逮捕槍決,時任中將師長,年僅44歲。最后去世的是蘇炳文(遼寧新民),于1975年病故,享年83歲。
步科第4連學生——王景儒
通過對這97人的仕途經歷追蹤,有2人位至上將職(占步4連總人數的2%),7人位至中將職(占步4連總人數的7%),16人位至少將職(占步4連總人數的16%),21人位至上校職(占步4連總人數的22%)。也就是說,步4連官至上校職以上的有46人,占該連總人數的47%,占第一期總人數的4%。如單算將官的話,則占該連總人數的26%,占第一期總人數的2%。
在這97人中,僅9人有過軍事深造學歷,分別是范魁麟(陸軍大學第五期)、萬金聲(陸軍大學第五期)、余家萬(余道一,陸軍大學第五期)、李榮亨(陸軍大學第五期)、王景儒(陸軍大學第六期)、雷廣聞(陸軍大學第六期)、趙延琮(陸軍大學第六期)、吳尚(陸軍大學第六期)、周址(陸軍大學第六期)。9人中有5人位至將官,但僅吳尚一人長期帶兵,并一度官職第8軍上將軍長,惜于1931年因病早逝,年僅39歲。周址和王景儒一度帶兵,但最后都返回“辦公室”,其余6人則長期從事軍事教育或參謀業(yè)務工作。
步科第4連學生——王守中
官至上將職者如下:
蘇炳文,官至軍事委員會上將委員(后降任中將職);
吳尚,官至第8軍上將軍長(后降任中將職),1931年因病去世。
官至中將職者如下:
王景儒,官至第53軍中將副軍長/河北省政府建設廳廳長;
陳以燊,官至第2集團軍魯西剿匪中將司令;
賀對廷,官至獨立第2師中將師長,1928年被逮捕槍決;
周址,官至中央訓練團中將團員(曾任第12集團軍中將兵站分監(jiān));
左世允,官至第22軍中將軍長/陜西省軍區(qū)副司令員;
張為(張為炯),官至第24軍訓練委員會中將副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余家萬(余道一),官至第10戰(zhàn)區(qū)中將軍法執(zhí)行總監(jiān)。
步科第4連學生——李銓
官至少將職者如下:
王守中,官至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公署軍事廳軍衡處少將處長/河北省硝磺局局長;
康景桂(康攀林),官至獨立第10旅少將旅長;
崔樹椿,官至第41軍少將高級參謀(后降任中校職);
黃維漢,官至第4路軍參謀處少將處長;
李銓,官至軍事參議院少將參議(曾任魯蘇戰(zhàn)區(qū)軍務處少將處長);
徐幼陵,官至國民軍第3軍第6混成旅少將旅長;
楊用斌,官至福建省第2保衛(wèi)區(qū)少將指揮官/福建省第5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
黃中漢,官至第2集團軍駐陜總司令部少將參謀長/北平市政府土地局局長;
萬金聲,官至第15軍少將附員(曾任河南保衛(wèi)軍第12軍少將參謀長),1941年陣亡;
步科第4連學生——萬金聲
何振藩,官至第34師少將代理師長,1931年遇兵變亡故;
苗玉田,官至第12戰(zhàn)區(qū)少將高級參謀(曾任綏遠全省少將保安副司令);
稅梯青,官至第22集團軍少將參謀長,1938年病故;
韋華齡,官至廣東綏靖公署少將參議(曾任廣西省民團武鳴區(qū)少將副指揮官);
湯有光(湯萬宇),官至川康綏靖公署少將參軍(曾任第29軍少將參謀長);
徐岱毓,官至第66師少將副師長;
金世成,官至軍事委員會參贊武官公署少將參贊武官(汪偽)。
步科第4連學生——楊用斌
附:上校職名單——王麟閣、閻金祥、劉漢濤、楊會文、陳錫瀛(陳次愷)、馮杰、蕭德寶、范魁麟、沈鏞、何其智、段其洲、張?zhí)祗K、劉逢春、李奇(李輝南)、富經武、田炳如、以定邦、管春藻、喬士釗、謝云、陳慶敷、熊友三。
步科第4連學生——吳尚
官至將官者雖有25人,但這些人的官位并沒有達到與其職級等同的地步,現將獲授(任)官位陸軍少將(含加銜)及以上的15人,按官位高低和獲得的時間順序列出如下:
任官陸軍上將者,無。
任官陸軍中將者4人:
蘇炳文,1936年1月22日任陸軍中將,時任軍事委員會上將委員(1947年8月9日退役);
余家萬(余道一),1946年7月31日晉任陸軍中將(同時退役),時任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
周址,1947年7月7日晉任陸軍中將(同時退役),時任中央訓練團中將團員;
左世允,1948年9月22日晉任陸軍中將,時任第22軍中將軍長。
步科第4連學生——徐岱毓
任官陸軍少將者14人:
黃中漢,1926年4月3日晉授陸軍少將,時任察哈爾全區(qū)警務處少將處長;
崔樹椿,1928年1月12日晉授陸軍少將,時任安國軍第1方面軍第10師步兵第20旅少將旅長;
徐岱毓,1935年4月19日任陸軍少將,時任第66師步兵第197旅少將旅長;
苗玉田,1935年4月22日任陸軍少將,時任第73師少將參謀長(1946年7月31日退役);
步科第4連學生——周址
王景儒,1936年1月30日任陸軍少將,時任第53軍少將參謀長;
周址,1936年1月31日任陸軍少將,時任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
李銓,1936年2月4日任陸軍少將,此時正在候差(原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辦公廳少將高級參謀,1946年7月31日退役);
余家萬(余道一),1936年2月5日任陸軍少將,時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第1處少將科長;
步科第4連學生——余家萬(余道一)
稅梯青,1936年2月26日任陸軍少將,時任第124師少將副師長;
張為(張為炯),1936年9月24日任陸軍少將,時任第24軍訓練委員會中將副主任;
湯有光(湯萬宇),1936年12月25日任陸軍少將,時任第29軍少將高級參謀;
左世允,1945年2月20日晉任陸軍少將,時任第22軍中將軍長;
韋華齡,1947年1月29日晉任陸軍少將(同時退役),時任中央訓練團少將團員;
黃維漢,1947年2月15日晉任陸軍少將(同時退役),時任中央訓練團少將團員。
步科第4連學生——張為(張為炯)
上述15人中,蘇炳文曾在國民政府1935年實施任官制度時被提名任官陸軍二級上將,但被批復“暫緩”,不想這一緩,就給緩成了陸軍中將,此后又被降任中將職務,便再也與上將無緣了。與之相反的是崔樹椿,作為步4連學生中第二位獲得陸軍少將官位的“明星”,卻因為陣營不同(效力于孫傳芳),而在北伐戰(zhàn)爭后脫離軍伍,其后雖又重返軍隊,但僅以中校任用,真是一落千丈。
步科第4連學生——蘇炳文
在步4連的任官將官隊伍中,僅黃中漢和崔樹椿在北洋政府時期獲得陸軍少將官位,無人獲得陸軍中將官位,這是筆者目前寫下來的一期4個連中最為“慘淡”的一個連。不過步4連后勁不錯,不少人在國民政府初期反而成為了帶兵官,他們分布于東北軍、粵軍、川軍、晉軍和陜軍。但由于保定一期生大都“年事已高”,至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時仍活躍于前線者僅剩徐岱毓、苗玉田、王景儒、稅梯青、左世允五人,其中又有三人很快就病故或退居二線,僅苗玉田一人堅持在綏遠前線,直至抗戰(zhàn)勝利。倒是左世允在抗戰(zhàn)時期異軍突起,先是在綏遠戰(zhàn)場抗擊日軍,后戍守西北,由旅長、師長升至軍長,更是在軍長任上率部起義,成為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這在整個保定一期生中是十分罕見的。
步科第4連學生——左世允
— 待續(xù)(敬請期待步科第5連)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