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起,因受北方沙塵遠距離傳送影響,廣東省發生大范圍污染天氣過程,首要污染物為PM10。廣東省生態氣象中心預計,4月14日—16日廣東省風力明顯減弱,空氣較干燥,粒子直徑較小的顆粒物懸浮停滯在空中,不容易快速消散,因此中北部市縣仍有分散浮塵;4月17日,隨著風力增大,浮塵消散,此次沙塵天氣結束。
此次沙塵天氣是近15年來影響廣東省最明顯的一次。這次強冷渦系統快速南下,形成持續強勁的偏北風,將沙塵抬升至數千米高空,直接“跨過”南嶺山脈,影響廣東全境。類似過程可追溯至2009年,受冷空氣影響,沙塵越過南嶺影響廣東,多地出現PM10濃度超標。
沙塵天氣,是指強風從地面卷起大量塵沙,使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下降的一種天氣現象。在我國,沙塵天氣多發于春季,主要源區包括蒙古高原、塔克拉瑪干沙漠等地。在沙塵天氣的影響下,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會急劇上升,尤其是PM10、PM2.5等微小顆粒物,能夠深入到我們的呼吸道,甚至進入血液,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建議大家在沙塵天氣盡量減少外出,尤其是兒童、老人及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需外出時可佩戴N95口罩,減少沙塵吸入;室內關閉門窗,使用空氣凈化器降低室內顆粒物濃度;行車注意能見度變化,謹慎駕駛;返回室內后及時清潔面部和鼻腔,減少殘留沙塵刺激。
(總臺記者 陳惠婷)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