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
“百萬英才匯南粵”
2025年N城聯動
春季招聘活動(上海站)
在國家會展中心4.2號館隆重開幕
開場儀式上
多位在深圳工作的
企業家、科學家
現場分享了自己
在深圳的創業逐夢的精彩故事
深創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左丁:“深圳就是人才大膽創新的最好舞臺”
“作為風投行業的一員,幾乎每天我都在跟創業者交流,也在思考,什么樣的環境適合人才創新創業?如何發現并成就人才?而這些問題,深圳給出了有競爭力的答案。
我想告訴創業者們,來到深圳,就是來到了全國最活躍的經濟發展高地。選擇深圳,就是選擇擁抱最具活力最為開放的發展環境,就是對未來最好的投資。
深圳出臺了國內首個地方創投法規,建立了全國規模最大的百億級天使母基金、千億級引導基金集群,擁有風投創投機構超 1560 家,管理規模超 1.5 萬億元,均位居全國前三,形成了支持創新創業的充沛活水。來深圳創業,只要大家懷揣好奇心,立志突破核心技術,勇于創新改變世界,深圳風投機構就會為創業者的原創想法買單,耐心陪伴其成長為“參天大樹”。
深圳是產業科創高地。深圳90%以上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資金、發明專利都在企業,培育出 2.5 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25 家國家“小巨人”企業。整座城市都是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場,選擇深圳,就是選擇更快讓你的技術落地,讓你的企業家、發明家夢想加速實現,未來獨角獸企業中必將有青年學子的身影。
深圳既是創新之都,也是人才之城。在深圳,我們相信創業者的每一次大膽嘗試,每一次打破常規,都有可能帶來顛覆性創新,帶來中國原創,又一次再現華為、比亞迪、邁瑞等深企奮斗的傳奇故事。深圳就是人才大膽創新的最好舞臺。
風險投資就是要發現并成就人才,支持大家創立一番偉大的事業。我們通過持續完善基金群體系,支持階段目前已覆蓋種子、天使、初創和成長期企業,幫助上千名 Vaxu創業者成就了一番事業,其中有 33 家是獨角獸企業,還有 274 家上市公司、430 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而深創投是深圳市屬國資國企,深創投為優秀學子提供眾多就業機遇,也為有志青年提供豐富創業資源,助力大家握好中國原創的接力棒。
為支持人才創新創業,深創投上個月啟動了種子訓練營活動。只要有原創想法并愿意為之努力,即使尚未成立公司,我們將為創業者提供一筆千萬級的創業啟動資金,匹配一群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構建一套定制化的創業輔導服務,幫助創業者施展更大抱負。”
云天勵飛董事長陳寧:深圳是一座懂你的城市
“我是一名上海的畢業生,也是一名深圳的創業者。2014年踩著人工智能爆發的前奏,我來到深圳,創立了云天勵飛;2023年我又帶領云天勵飛登陸了上海科創板,被媒體稱為中國的AI端側芯片的第一股。
為什么回國之后我會選擇深圳?2013年AI時代大爆發,我和美國工作的同學思考期盼應該讓一些技術得到應用。有了這個想法,我們就開始著手策劃。在2014年深圳在硅谷舉行的一個招商大會上,我發現深圳的公務員不僅宣講深圳豐富的人才和產業政策,更關鍵的是,他們還會在會后一對一面向每個團隊去了解、理解你的技術,分析相關技術在國內得到應用和推向市場的可能性,尤其是深圳能夠幫助我們打造什么樣的應用場景和產品。我們發現深圳不僅有豐富的人才產業政策,深圳是一座懂你的城市,所以我們當即決定回深創業。
到了深圳之后,我深刻感受到,深圳是一座非常遵守“游戲規則”的城市。同時,去年黃仁勛也談到,以深圳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是全球唯一一個區域具備機電一體化和大模型的交叉領域,相信未來3-5年的時間人工智能時代的iPhone時刻會出現在深圳。深圳是最適合海歸創業的城市,沒有之一。”
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郭彥東:智平方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深圳的全面支持
“2023年初,我從美國回國到深圳創業,成立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僅兩年,智平方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機器人企業,入選全國創新創業50強,也是唯一獲獎的機器人企業。
為什么要在深圳做機器人?深圳是智能硬件之城。深圳智能手機產量占全球七分之一;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球八分之一;深圳無人機產量占全球70%。深圳具備最完整且優質的機器人產業鏈!智平方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深圳的全面支持。
場地方面,深圳提供了低成本的產業空間,助力智平方搭建起完整的機器人研發與測試驗證場地,大大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
資金方面,深圳設立100億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基金并匯聚社會創投資本打造千億基金生態,助力智平方持續獲得一線頭部基金的支持。
場景方面,深圳征選100個人工智能開放場景應用,構建全場景建設體系,助力智平方率先實現產品驗證與商業化落地,在智能機器人公司中脫穎而出。
人才方面,深圳形成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閉環,提供事業平臺、科研經費和生活保障一攬子“政策包”,助力智平方吸引并留住國內外頂尖人才。
正因如此,智平方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讓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誠邀熱愛機器人的你,加入我們,一起把AGI從數字世界拓展到物理世界!”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主任鄭海榮:深圳是夢想啟航的港灣
“今天站在黃浦江畔的上海,與各位共話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共謀青年人的成長,我感到十分的榮幸。作為一名在深圳扎根成長18年的科研工作者,此時我想用四個詞來概括此刻的感受,那就是:感恩、見證、使命、呼喚。
感恩,深圳是我夢想啟航的港灣。18年前的5月,我帶著兩個大行李箱從舊金山航班回到香港,從羅湖口岸到深圳,選擇深圳作為事業的起點,至今我仍然記得那天我從羅湖口岸打了出租車,沿著濱海大道往蛇口走,車窗外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左側就是美麗的深圳灣碧波蕩漾,所以這座城市年輕、活力、包容,在那一時刻就深深打動我,出租車司機跟我說,我們這里每天都不一樣,確實當時18年前的深圳正以三天一層樓的速度,書寫著改革開放的奇跡,更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悄然構建全球頂尖的科技產業創新生態。
見證,大灣區核心引擎創新的硬核。今天的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肩負著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國家使命,這里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創新之城,大家知道用的微信,騰訊就是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從華強北成長成一個全球的互聯網巨頭,華為每個人用的手機就是在龍崗的坂田,可以說5G引領了全球,現在還有大疆無人機70%出口,會飛的相機覆蓋全球,最新一波新能源汽車大家知道前兩個月我剛去了一趟比亞迪,一年造400萬輛車,世界第一,所以確實企業從實驗室走向世界產業強大的印證,深圳的創新生態確實讓每一個奇思妙想都能找到破土而出的沃土。深圳還是一座山海相擁的翡翠之城,深圳真的很漂亮。從蓮花山的綠樹到深圳灣的碧波,從鹽田的云霧到大棚的浪花,湛藍的海灘深圳真的有,而且很近,現在地鐵也通去了。
這里是青春奔涌的夢想之城,深圳非常年輕。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深圳給予年輕人不僅僅是機遇更是放手創新的底氣,上一屆中科院院士的甄選,有兩位最年輕的院士都在深圳,包括顏寧,所以年輕的科學家在深圳可以主持國家重大的專項,可以拿到上千萬的投資。深圳有句口號,就是來了就是深圳人,我對這句話感受最深,我是安徽人但是去了深圳就覺得自己是主人。大家從來不在意你是從哪里來的,我覺得這是對失敗很大的寬容,對探索和創新最高的禮遇。
最后一條就是使命,與大灣區同頻共振。我在中科院深圳神經院工作了18年,親歷了這座城市如何將創新基因轉化為創新動能,從特區的先行示范,從科技荒漠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所以深圳始終以制度創新破解科研難題,轉化難題,以產業遷移需求、遷移技術突破,政府擔當服務員,企業爭當合伙人,高校院所勇當開拓者。在這樣的土壤上,我非常有幸和我的團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每項成果誕生不僅源于科研人員的堅守,更得益于深圳對于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攻關的巨大投入,所以我也非常感恩深圳這片熱土對我的培養,最后要呼喚青年朋友共赴星辰大海。
深圳現在肩負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歷史使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突破的先鋒者、產業的實干家、跨界融合的多面手,香港機場是一個大的國際機場,但是你要飛香港航班的時候經常發現航班上有一半的人其實都會去深圳。深圳獨特的魅力在于它始終相信年輕人的力量,這里有春天的故事,這里也有對失敗者的包容,有奮斗者共贏的公平。所以當你們走出校園,踏上職場的時候不妨來深圳、來深圳灣看日出,到南山科技園聽聽午夜的鍵盤聲,感受大運中心的青春吶喊,這座城市會用開放、包容、高效告訴你:深圳真的沒有天花板,只有屬于奮斗者的星辰大海。”
(深圳特區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