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椒縣西南一隅,滁州市全椒縣古河鎮正以其獨特的自然稟賦與人文底蘊,探索著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春日里,這里的三戶侯人居環境示范點、西河灣農家樂與民宿項目、石溪智慧農業項目如明珠般串聯,不僅扮靚了鄉村顏值,更激活了春日經濟的“一池春水”。
生態宜居繪就鄉村振興底色
三戶侯人居環境示范點的打造,是古河鎮對“生態宜居”理念的生動詮釋。這里曾面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低、環境臟亂等難題,如今卻通過“四大工程”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實現了華麗蛻變。走進三戶侯,生態停車場、觀賞苗木種植區、庭院經濟示范區等錯落有致。62戶農戶參與種植的觀賞苗木,既美化了環境,又實現了增收。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提升,讓這片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環境的改善還帶動了民宿餐飲的發展,“生態稻米”認證提高了農產品價格,實現了提質增效的良性循環。
鄉愁記憶激活旅游經濟
西河灣農家樂與民宿項目,是古河鎮農旅融合發展的又一亮點。項目總投資近800萬元,新建立體式民宿房200平方米,改造原有老房屋350平方米,并配套建設了兒童游樂園約150平方米、綠色環保停車位8個、觀景臺20平方米。民宿房間干凈整潔,設施齊全,部分房間還帶有小庭院,游客可在庭院內品茶賞景,滿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項目建成后,預計帶動周圍50余戶農戶就業,平均每年每戶收入增加3萬元左右。這種“黨支部領導、合作社帶動、運營公司管理”的模式,不僅盤活了集體資產資源,還提升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春日里,游客們在這里體驗農耕文化、品嘗農家美食,西河灣成為了都市人尋覓鄉愁、親近自然的熱門打卡地。
科技賦能助力產業振興
石溪智慧農業項目,則是古河鎮現代農業發展的縮影。該項目集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于一體,通過建設智慧農業示范園區,實現了農業生產的智能化、自動化和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溫室配備環境監測系統、灌溉系統、施肥系統,能夠自動調節溫濕度、光照等參數,為植物生長提供最佳環境。物聯網傳感器網絡則實時采集土壤、氣象、作物生長等數據,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決策支持。
項目總投資人民幣1.3億元,建設周期不超過2年。項目核心區用地規模約106畝,其中建設用地約50畝(約16.2畝存量建設用地,約33.8畝以“農轉用”方式轉為集體建設用地),設施農用地約56畝,計劃建設4608平方米科技示范棚、9700平方米魚工廠、24000平方米蝦工廠及研學培訓中心,展廳,倉庫等。打造以智慧生態魚菜為核心的特色循環農業樣板,形成特色循環農業發展與數字化深度融合的智慧生態農業新模式。
農文旅融合釋放發展動能
隨著三戶侯人居環境示范點、西河灣農家樂與民宿項目、石溪智慧農業項目的相繼落地,古河鎮的春日經濟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環境美了,游客來了,農產品暢銷了,村民的“錢袋子”鼓了。
古河鎮的農文旅融合發展實踐,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未來,隨著更多項目的落地和產業鏈的延伸,古河鎮有望成為全椒縣乃至滁州市鄉村旅游的一張亮麗名片。春日經濟升溫的背后,是古河鎮對鄉村價值的深度挖掘和對未來發展的美好憧憬。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農文旅融合的故事正書寫著新的篇章。
來源:全椒文旅
主辦: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編輯:張榮蓉,初審:賁方舟
復審:嚴 慧,終審:張 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