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4月13日放出重磅消息:前總統尹錫悅的刑事審判定在14日上午10點正式開庭。這場被韓媒稱為"憲政史上最危險審判"的訴訟,核心罪名是"領導叛亂"——如果罪名成立,這位剛被罷免的前總統將面臨終身監禁甚至死刑。這不僅是他個人政治生命的終結,更撕開了韓國政壇最敏感的一道傷疤:青瓦臺魔咒,再次顯靈。
尹錫悅的墜落速度堪稱"政治自殺"。去年12月3日深夜,他突然宣布全國進入緊急戒嚴狀態,命令軍隊進駐國會大廈。這個1987年民主化以來首次動用軍隊干預政治的舉動,6小時后就被國會緊急廢止。但就是這短短半天時間,讓他付出了慘痛代價:憲法法院認定他"系統性破壞三權分立",4月4日以8:0全票通過彈劾,成為繼樸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罷免的總統。更諷刺的是,8年前正是時任檢察官的尹錫悅主導調查樸槿惠親信干政案,親手將她送進監獄。如今風水輪流轉,他自己也站上了被告席。
這場審判的特殊性在于,檢方指控的"叛亂罪"在韓國歷史上極少使用。根據韓國刑法第100條,該罪名最高可判死刑。檢方掌握的關鍵證據包括:尹錫悅簽署的秘密指令要求逮捕37名反對黨議員,陸軍特戰司令部3000名士兵向首爾機動的作戰計劃,以及前總理韓德洙證實他曾說"必要時突破法律限制"。這些證據鏈直指一個核心:尹錫悅試圖通過武力手段顛覆憲法秩序。而他的律師團隊則辯稱,戒嚴令是對反對黨"立法獨裁"的正當防衛,甚至搬出1980年全斗煥軍事政變案作為判例,試圖證明"戒嚴強度未達叛亂標準"。
韓國民眾對這場審判的態度呈現撕裂狀態。最新民調顯示,47%的人支持嚴懲尹錫悅,38%認為他遭政治迫害。地域分化尤為明顯:在尹錫悅的老家嶺南地區,支持率僅19%,而全羅道高達68%。這種對立情緒甚至蔓延到庭審現場——法院外已層層設置鐵柵欄,防暴警察嚴陣以待,尹錫悅被允許從地下停車場進入法庭以避免沖突。但即便如此,仍有數百名支持者聚集抗議,高呼"政治報復"。
這場審判的背后,是韓國政治生態的深層危機。自1948年建國以來,10位總統中有7位遭遇政變、彈劾或刑事審判,青瓦臺被稱為"世界第一兇宅"。從李承晚流亡夏威夷,到盧武鉉跳崖自盡,再到樸槿惠鋃鐺入獄,幾乎每位總統都難逃"下臺即清算"的命運。尹錫悅的前任文在寅曾試圖打破這一魔咒,提出"卸任總統禮遇法案",但最終自己也因涉嫌濫用職權被調查。這種惡性循環的根源,在于韓國保守與進步陣營的長期對立,以及財閥、軍方、媒體等勢力的盤根錯節。
尹錫悅案的特殊性在于,他是首位因"叛亂罪"受審的民選總統。如果被判死刑,將創下韓國憲政史的先例。但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場審判可能加劇韓國政治的報復性循環。正如美國卡內基研究院研究員李正民指出:"尹錫悅被罷免后,政治報復的惡性循環不會平息,反而會進一步加劇陣營對立。"而韓國社會撕裂的代價,最終將由普通民眾承擔——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民調領先,但他自身也背負訴訟,可能喪失參選資格。60天內即將舉行的新大選,或將再次陷入"跛腳鴨"困境。
當尹錫悅11日下午搬離漢南洞官邸時,40余名警衛仍跟隨保護他的安全。根據韓國法律,被罷免的總統享有10年警衛待遇。但這種"體面"的背后,是一個國家政治體制的悲哀:曾經的最高領導人,如今卻要在戒備森嚴的法庭上為自己的自由辯護。這場審判不僅是對尹錫悅個人的裁決,更是對韓國民主制度的一次嚴峻考驗。如果法律淪為政治斗爭的工具,那么青瓦臺的詛咒將永遠無法破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