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十年前,青年女教師顧少強因這封“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走紅全網。
短短十個字,敲開了一代牛馬們困于日常的心門,點燃了無數人對自由的向往,也讓"詩與遠方"成為一代人的精神符號。
當然,在 "穩定壓倒一切" 的社會共識下,當時顧少強的選擇也如同在平靜湖面投下巨石,引起了巨大爭議。
如今十年過去,她的生活變成了什么模樣?她"看遍世界"了嗎?她的客棧還在經營嗎?她的婚姻是否如傳言所說已經"破裂"了呢?
近日,顧少強接受媒體采訪,首次敞開心扉,回應十年來的種種傳言與爭議。她的故事,遠比當年的十個字辭職信更加豐富。
十年前,顧少強是鄭州某中學年輕教師里為數不多的省級優秀教師。不出意外的話,也應該很快能達到職業頂峰。
然而,做為心理學老師,在一個草熏風暖的春日,她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給未來寫信。學生領悟了多少不知道,她卻突然驚醒:"如果 20 年后的我還在重復同樣的生活,那該多可怕"。
這種對生命停滯的恐懼,恰是當代人精神困境的縮影。就在那一刻,顧少強決定辭職。
2015年4月,顧少強辭去教師的穩定工作,懷揣11000 元積蓄,開始了她的“看世界”之旅。
不過,顧少強并未如外界想象的去"環游世界",她的第一站是云南大理,隨后輾轉敦煌、烏鎮、成都、重慶等地。旅程中,她住 8 人間青旅,吃路邊攤,漫步街頭小巷,回歸簡單質樸的生活。
在重慶洪崖洞旅游時,顧少強遇到了幾個同樣辭職旅行的年輕人。交流后,她才明白,原來在安穩生活的表象下,想“出逃”的人有很多。
在成都崇州市古鎮的大街小巷穿行時,她遇到了理發師于夫。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三個月后,他們在街子古鎮閃婚,她的人生也在此靠岸,夫妻倆借款100萬,共同開起了一家“遠歸客棧”,寓意"出走與回歸"。
開客棧的日子,有詩情畫意,清晨背竹簍趕集,午后在庭院彈古琴,夜晚與旅人圍爐夜話 ,這是多少都市牛馬艷羨的生活啊。
然而,這背后卻也有辛苦繁瑣:夏天停電,她得拎著水桶爬樓給客人送水;客人醉酒鬧事,勸解不開它干脆抄起掃帚就上;馬桶堵了,她跪在地上通兩小時;暴雨沖垮院墻,連夜搶修……
平淡的日子,也很知足,有一次一位客人夸她包的小餛飩地道,她竟然找到了當老師時沒有過的那種成就感。
然而,正當她以為人生從此在“有風的地方”停泊時,疫情來了。整個世界仿佛靜止不動,旅游業停擺,客棧生意一落千丈。
很長時間,她只能對著院子里的梔子花發呆,客棧每月也虧損數萬元。為了生活,她不得不拾起老本行,轉型做起了線上心理咨詢,專門幫助一些在異國他鄉留學的學生排解孤獨與焦慮。
2021年,更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母親不適應四川的氣候,而年已六歲的女兒也面臨入學問題。權衡利弊后,她決定帶著老母親和女兒回到鄭州生活。
回到鄭州后的顧少強,為生存曾在夜市擺攤,曾在酒吧駐唱。最終,她考取了資格證,成為一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專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領域。
當年那個要看世界的理想主義者,如今很安于現在的生活:凌晨四點在直播間講解家庭教育,白天為青少年做心理輔導,周末帶女兒騎行黃河灘。
然而,在部分人看來,這十年間,顧少強堪稱 “全網最慘網紅”。她堅守內心,不愿靠流量獲取巨額財富。而流量帶來的負面消息卻始終不斷:離婚、負債 60 萬、客棧倒閉的謠言,一個接一個。
面對這些謠言,顧少強坦然回應:“客棧還在開,婚沒離,活得挺好”!
而她從古鎮"回歸" 大都市,也再次引發輿論嘩然,有人質疑她“背叛理想”、說她開客棧、當心理咨詢師,又回到了原點,是“理想主義破產”。
而顧少強卻在直播里舉著菜籃子反駁:“誰說看世界只能打卡景點?我在菜市場和大媽砍價,在直播間幫家長解決親子矛盾,這也是看世界。”
事實上,她“看世界”的理想從未放下。節假日,她帶著女兒走過 30 多個城市,在敦煌鳴沙山教孩子寫詩,在紹興蘭亭臨摹書法。
于她而言,生活從 "遠方" 回歸 "日常",卻完成了精神層面的螺旋上升。正如她在采訪中所說:"世界不在地圖上,在女兒用落葉拼出的中國地圖里"。
從現實意義看,顧少強的選擇并生不理智,她的人生并不符合大多數人關于“詩與遠方”的理想。
然而,她的故事依然打動當代人的心。因為,無論是她當年的選擇還是后來的歷程,都將成為一面映照時代的鏡子,映照出當代年輕人內心對生活的糾結與向往。
我們羨慕她的勇氣,卻又害怕失去安穩;我們渴望自由,卻又被現實的枷鎖束縛。
而顧少強從未把 “看世界” 當成逃避現實的借口。客棧不盈利的那幾年,她白天送外賣、晚上擺地攤,努力還債;回到鄭州,她也曾在夜市賣手抓餅,在酒吧駐唱。
她用十年告訴我們,真正的看世界,不是走過多少地方,而是在生活的磨礪中,看懂自己的內心:
其一,自由是對自己生命主權的掌控。
真正的自由,不是說走就走的瀟灑,不是無拘無束的放縱,而是摔倒后還能換個姿勢重新站起;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有勇氣承擔并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對我而言,她在鄭州夜市擺攤的背影,與在古鎮彈古琴的畫面同樣動人 —— 因為兩者都源自內心的自洽。
而她絕百萬網游代言,堅持心理咨詢事業,也正是用行動詮釋:自由是對自己生命主權的絕對掌控。
其二,生而為人,勇氣比完美更重要。
顧少強的人生并不完美,也不理想。但也正是這些不完美,構成了真實的人生。她的勇氣不在于 "成功",而在于始終忠于內心的聲音。這種 "不完美的勇氣",恰恰是當代人最稀缺的品質。
從 "世界那么大" 到 "人間煙火氣",顧少強完成了對自由的重新定義。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離現實,而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
其三,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成長。
當有人嘲笑她 "折騰十年回到原點" 時,卻忽略了她在開客棧的那些日子里,無論是詩情畫意還是柴米油鹽,都豐盈了自己的內心;也忽略了她做心理咨詢師時,通過線上線下咨詢,幫助多少的家庭解決了親子關系問題。
生命的價值不在于功成名就、錦衣玉食,而在于精神成長。正如她所說:"我踩過的坑,都藏著答案"。
顧少強的故事仍在繼續,而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她的經歷更像一個溫暖的提醒: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不必被他人的眼光和期待左右。
我們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只要敢于邁出那一步,即便前路充滿未知,也能收獲屬于自己的風景。
世界不在遠方,在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