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二戰的主要戰勝國之一,原本應該成為二戰后建立的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如今的美國卻幾乎要淪為國際秩序的破壞者了。在特朗普上臺之后,美國已經多次公然表現出了要吞并格陵蘭島、加拿大等地的意思,并且從目前的跡象上看,美國的吞并計劃,顯然并不只是說說而已。不久前,美國副總統“不請自來”,強行登上了格陵蘭島,并且在登島期間,萬斯還公開對格陵蘭島的母國丹麥提出批評,認為丹麥對格陵蘭“不好”,格陵蘭島“在美國安全保護傘下比在丹麥安全保護傘下會好得多”。有分析人士指出,萬斯的這番言論,幾乎可以看做是美國對格陵蘭島的“吞并宣言”。
近期,美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媒體《紐約時報》也公開曝光了白宮對格陵蘭島的吞并計劃,按照《紐約時報》的說法,對格陵蘭島的吞并,已經從“特朗普的口頭目標轉變為美國官方政策”,白宮目前正動員多個內閣部門協作,推進美國奪取格陵蘭島計劃。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美媒披露的消息來看,白宮似乎并不打算以武力吞并格陵蘭島,而是希望能夠以“說服教育”的方式使得當地居民愿意主動加入美國。
首先,特朗普當局打算從輿論著手,宣傳格陵蘭島原住民與美國的“文化淵源”。那么這具體來說是怎么回事呢?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格陵蘭島的居民之中,有大約80%以上為原住民因紐特人。白宮準備從這個點著手,重點“宣傳”因紐特人與美國阿拉斯加州原住民之間的“共同關系”。據美媒爆料稱,白宮準備“忽悠”格陵蘭島民,稱格陵蘭島原住民其實是從美國阿拉斯加州遷移過去的,因此如今“理應”與阿拉斯加走一樣的道路。
除了輿論宣傳和忽悠之外,特朗普當局還準備給予格陵蘭島民眾以“實實在在的好處”。據稱,美國計劃給每個格陵蘭島人支付約1萬美元,而且這個1萬美元(約合7.2萬元人民幣)是每年都會給。特朗普當局顯然是妄圖以此來“收買”當地人,讓他們愿意接受美國的統治。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格陵蘭島民眾還不到6萬,每年六億美元的支出,對于美國而言,并不困難。更何況,格陵蘭島的巨額礦產儲量的總價值估計都有數千億美元了,這區區6億美元的成本,其實很容易被“抵消”。
雖然特朗普當局妄圖吞并格陵蘭島的惡行,確實是明顯的侵略,但是客觀上說,其這些舉動也確實多多少少具備一些可行性。實際上,特朗普的“吞并計劃”甚至可能還能夠得到格陵蘭島當局的“配合”,那么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上個月月底,格陵蘭島當局已經宣布,將就“獨立”問題與丹麥展開談判,根據目前公開的格陵蘭當局的聲明內容來看,其中有所謂:“格陵蘭島自治府將立即開始與丹麥政府進行談判”的相關內容,并且,格陵蘭當局還宣布:“格陵蘭島和丹麥,以及格陵蘭島人和丹麥人,必須完全平等?!备窳晏m島當局還宣布,維持現狀(也就是格陵蘭島繼續留在丹麥)不是一種選擇。
如果格陵蘭島一直是丹麥的一部分,那么美國的吞并計劃確實會受到很掣肘。畢竟丹麥雖然不大,但是該國依然是北約和歐盟成員國。丹麥完全可以在北約和歐盟框架之內對美國進行反制,甚至要求法國、德國、英國等歐洲大國為丹麥主持公道。但是若是格陵蘭島直接宣布“獨立”,那么丹麥其實就很難對其局勢進行介入了,屆時美國可以順勢與格陵蘭島當局展開談判,復制得克薩斯州的“成功經驗”。
綜合目前的情況看,美國確實在認真準備吞并格陵蘭,可見,美國這個世界最大的霸權主義國家,還是動起了領土擴張的心思,若是美國執意推動吞并計劃,弱小的丹麥其實是無力阻止的??梢?,美國這個世界第一的霸權主義國家,很有可能終于要開始大搞領土擴張了!一旦美國的擴張行為成真,“領土擴張”的“潘多拉魔盒”就將會在二戰結束后80年后再次被美國這個二戰戰勝國打開,那么這顯然意味著二戰后建立的國際秩序開始崩塌,這會帶來的嚴重后果不言而喻。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國際局勢的巨大變化,這其實是一個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