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法學家羅翔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段話:“這個世界就是這么吊詭,這些書的作者,除了已經死掉的兩個,其余活著的全部移居美國!”
文字下面,羅翔貼出了這些去了美國的作者,曾經出版的“美國完蛋系列”之大作的截圖:
這些書包括:《戰后美國經濟危機》、《美國經濟的衰落》《風雨飄搖中的美帝》《美國在崩潰》《美國衰落》《美帝國的崩潰》《美國為什么完蛋了?》《衰亡的美國》《美國大衰落》等。
“唱衰美國”這個話題,其實,一如“唱衰中國”一樣,是多年來就一直在流傳。
但現實卻是,不管是美國,還是我們中國,卻并沒有真正被人唱衰倒掉——現在,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且還是世界上一家獨大的超巨國家;而中國如今已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
不過,當現在特朗普二進白宮后,其“老頑童”般的政治作妖術,似乎讓人真切而現實地看到了美帝走向衰落的軌跡……
但事實上,我們仍不應輕言或輕信所謂“美國完蛋”的預言,為何要這樣說呢?
其一,雖然美國會選出類似于川普這樣的總統,且這也是一部分美國民意的真實折射,但就像四年前,川普會被選下去一樣,四年一輪回的美國總統選舉制度,也給了美國選民們做出改變與修正的機會。
特別是美國總統寶座只能坐兩屆,這就讓美國不會出現“皇帝”或“變相的皇帝”了。
即使川普再有專制的傾向,但也只能最多瘋狂兩屆共八年,而不可能將總統坐上二十年,或是將總統的寶座一屁股坐穿吧?
美國人的歷史僅有200余年,與我們的悠久歷史相比,顯得多么的相形見絀,更可以被我們嘲笑為“中國存在5000年,大多時候無美國”,這似乎很打美國人的臉吧?
但是,仍不得不說,無論是在國家制度、機制的設計上,還是在推動現代文明國家的歷史進程上,以及經濟、社會、科技和思想的進步等很多方面,美國仍都有著其之所以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豐滿理由。
當然,美國也一定并非是生來正確、處處正確和一直正確,就如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所言:
“我們必須承認,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我們只占世界人口的6%,無法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世界另外94%的人身上。我們無法糾正所有的錯誤,或每次都扭轉敗局。因此,美國方案不是每次都能解決世界的問題。”
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都從來不言自身多么完美,都敢于承認不足和問題的存在,這其實才是美國這個國家最可怕和最可貴之處!
美國自建國以來,實實在在出現過很多情況的危機,但仍不得不說,其國家仍是走過了一條令人仰視的道路!
特別是美國主導了二戰的走向后,近80余年來,其一直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完全可以說,迄今為止,美國仍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極為成功和偉大的國家!
這里面的原因,必然是跟美國的國家制度設計中,有著更為科學糾錯的機制有關。
比如,川普可以對拜登進行糾偏,但其他上臺的總統與政黨,也可以在四年之后,進行政策的再度糾錯——試想:如果川普在總統位子上,一賴不走20年,則美國將會是怎樣呢?
其二,一個國家的偉大,其實并不主要和完全取決于經濟、軍事的強大。
物質方面的強大,當然是重要前提,但這只是一個方面的“硬實力”,可如果沒有另一方面的“軟實力”作支撐,則美國絕無可能成為真正且如此長久的超級大國。
在軟實力方面,主要包括了制度強大、靈活的國家機制基本設計;還包括了科技創新能力;教育體系與思想的強大;以及文化精神的豐富性、多元性和進步性。
雖然美國在這些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但其在軟實力方面的強大性,也是不容否認,世人更不必睜著倆眼說瞎話。
言及此,或就可以理解羅翔所言“這些唱衰美國的學者作家,何以最后大都移民美國”的原因了:
第一,這些唱衰美國的各國學者,其實他們應是比較了解美國的一批人,雖然他們所言美國的問題,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但相信這些人越是對美國的研究入深看透,越能清楚美國的另一強大之處:
那就是美國及其美國人,或曰美國人的制度根基及思想文化傳統上,有著極為強大的“糾錯機制或糾錯意識與能力”,這就讓美國可以不斷進步、走得更遠。
所以,最終在“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之自然規律的吸引下,這些寫作美國衰落的學者,卻最終都移民了美國——這也是為何美國自建國以來,形成了一大“虹吸現象”:美國成為世界人民最具吸引力的移民目標國!
第二,還有一種可能,這些寫作“美國完蛋論”的人,或是出于私心利益等目的,違心寫作“美國完蛋論”;或只愿寫出美國的問題,但卻無視美國的優勢,最終,他們卻用移民美國的實踐,反證出自己的精神人格分裂癥狀。
比如,我們中國就有位“司馬找不到北”先生,他多年來以“反美愛國”為口號,將“流量愛國表演藝術”玩到了新的高度;把“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和“一生無悔入華夏,家住加利福尼亞”的把戲玩出了花。
但最終,此君在其口口聲聲“深愛”的中國,卻因偷稅被罰近千萬元;相反,他卻潤出25萬多美元,在十余年前,不懼美帝劣質電梯夾頭,也要在美國買下“小房子”,供其家人學習和生活,并年年都在老老實實貢奉給美國房產稅
像“司馬找不到北”先生這樣滿嘴“反美口號”的人,最終卻愿意跑到美帝處買房子,甚至是移民美國,其實并非孤例,而是不在少數。
這一方面說明,美國其實并不像他們所言的早已一無是處,反而是他們內心里最想生活的地方!
一個極為現實且普通的例證就是:可以看看各國大使館移民窗口前,誰的排隊最長,或許就能明白“高處”之何在了?
我們還可以假設一種場景:比如,在我們東北鄰居的半島上,可以在三八線上,建設一座南北自由通道,看看相互人口流動的方向,到底去哪兒的人多——或許,就能明白什么叫作“人往高處走”了!【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