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如火如荼之際,白宮記者會發生尷尬一幕。記者提問那位金發碧眼的白宮發言人稱,既然特朗普總統說他跟中國關系好,那為啥不直接打個電話過去,跟中國坐下好好聊聊呢?
白宮發言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悄悄把話題引開,表示,特朗普總統不說假話,中方若愿簽協議,一切都好說,若繼續報復我們,那沒有什么好果子吃。
記者這一看,好嘛,我問的問題,你答得驢唇不對馬嘴。不甘心又繼續問道:特朗普苦等電話,是在等中國先低頭嗎?發言人回避道:這個問題不該由我回答,反正總統說了,他愿意同中國談。看到這里相信不少朋友蚌埠住了。記者的問題其實很有邏輯,既然說和中國關系好、想談,那干脆就直接打電話談唄,這不是他自詡的“談判大師”的一貫風格嗎?但美女發言人的回答卻在兜圈子:一方面強調特朗普“愿意談”,一方面又說“不會評論”,那這不就是說了等于沒說嘛。所以這場記者會總體看下來,確實很尷尬,發言人及其背后的美國政府更多是在打“情緒牌”而不是“信息牌”。其實也能理解,他們可能不想在中美博弈正激烈的時候,暴露底牌或者透露太多戰術細節。
截至目前,我們可以看到,中美關稅戰已經不是打嘴仗了,是真刀真槍的博弈。先說幾個數字給大家提神醒腦一下:從最早的34%、到84%,再到最近中國把反制關稅提升至125%,再到未來可能加到145%,中方的反制不是空喊口號,是一次比一次加碼,直接讓美國商品無路可走。
我們都知道,美國農民種的大豆、玉米,大量出口中國,現在加了關稅之后,價格競爭力直接為零。中方轉頭買巴西、阿根廷的,市場一變臉,美國農場主的票倉直接炸鍋。誰疼?還是特朗普最疼,畢竟那可是他的鐵桿票倉。
特朗普為啥不主動打來電話?他是在賭中國先撐不住!他預想的是啥?是大家都在開車直沖懸崖,誰先打方向盤誰就輸了。他賭中國先眨眼。只不過這回,中國方向盤抓得死死的,不僅沒轉,反而還踩了油門。
回看文章開頭的場景,記者問得多直接啊:“既然你們說和中國關系好,想談,那打電話談不就得了?”這又不是啥傷筋動骨的事。結果呢,發言人繞來繞去,說了一堆美國多強大、別國都想和我們簽協議。
咱們來看下現狀吧,美國現在國內雞蛋都成奢侈品了。禽流感導致雞蛋緊缺,加上加征關稅讓飼料成本猛漲,超市里開始限購雞蛋。你能想象沃爾瑪雞蛋旁邊貼著“每人限購一盒”嗎?這在中國是想都不敢想的。
其實,和中國的對賭特朗普“眨眼”也不是第一次了,關稅豁免就是低頭。表面上看,特朗普態度強硬,但你注意沒有?最近美國海關悄悄豁免了一批中國產品的關稅:手機、電腦、芯片……為什么?因為這些美國根本離不開,替代不了。
你要是真打定主意脫鉤,那你加稅的時候就一視同仁,哪還來什么豁免?豁免就是“怕”——怕市場崩了、怕物價漲了、怕資本跑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蘋果公司。它的供應鏈80%以上都在中國,富士康、立訊、比亞迪這些代工廠一停,美國股市能跌一大片。你說特朗普是為民請命,其實他怕的是華爾街的大佬一哄而上把他掀翻了。
咱們說句大實話,現在不是和平時期那種“誰消費能力強誰說了算”的年代,這是“經濟戰”“供應戰”的年代。誰能造出東西,誰才是王。
美國有錢,但造不出手機、家電、廉價服飾,靠中國;中國缺不缺美國?說實話,有影響,但沒到崩潰的地步。咱有14億人的消費市場,有東南亞、非洲、拉美這些新伙伴。這仗,時間越久,越顯出誰有家底。
回來這次關稅戰咱們中國的應對,四個字概括:穩、準、狠、靜。
不主動升級、不情緒化反應,哪怕美方加碼,中方還是精確出招,對等反制。連官媒都保持冷靜報道,沒搞什么大張旗鼓,反倒是美國那邊一會兒“要求通話”,一會兒“釋放善意”,連帶女發言人也在臺上打圓場,像極了在等中國反應。
這次關稅戰,讓我們徹底看清楚了幾個真相:特朗普不是神,談判大師也有慌的時候;美國不是鐵板一塊,華爾街才是老大;中國產業鏈齊全、制造力強,扛得住陣痛;態度強硬不是靠喊口號,而是靠產業基礎和戰略智慧。
現在美國說在等中國電話,其實大家都知道,他們自己手機也沒放下,信息渠道肯定沒斷,只不過不好意思先打,怕被看穿了底氣。
所以,咱們只要站直了,不低頭,特朗普哪怕不眨眼,也只能繼續原地打轉。這局,中國贏在了戰略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