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幽禁的張學良長什么樣?這張照片足以說明。
這張照片拍攝時間是1946年,此時的張學良頭發稀疏,雙目無神,一臉老態,同年輕時的意氣風發相比判若兩人,倘若不知情的看到,實在無法將他和“民國四帥”中的張學良對號入座。
1936 年 12 月 25 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學良為表誠意,親自護送蔣介石返回南京。飛機降落后,他隨即被送往宋子文公館。起初五日,宋子文夫婦每日邀其打牌、打球,表面上禮遇有加,看似行動自由,實則,每次他外出,必有兩輛車隨行:一輛搭載南京警務廳人員,另一輛坐著軍統特務,監視已經開始。
12 月 31 日,張學良接通知前往軍事委員會,卻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一場軍事審判。
法庭上,他被判處 10 年徒刑。憲兵當場收繳副官們的配槍,將其押送至孔祥熙空置的公館。消息傳出后,正在南京中央軍校受訓的弟弟張學思匆匆趕來,卻被憲兵阻攔在門外。張學思久久佇立在寒風中,眼含熱淚,一個多小時后才無奈離去。
次年 1 月 4 日,國民政府雖宣布赦免張學良的刑期,卻以 “嚴加管束” 為由,將他遷至浙江奉化雪竇山。此處條件優越,但他內心苦悶難消。常帶著 “天地響” 爆竹到千丈巖瀑布燃放。
“七七事變” 爆發后,1937 年中秋,張學良在妙高臺對隨員說:“我帶你們打日本去!” 并寫信向蔣介石請戰,得到的回復卻是 “好好讀書”。蔣介石還派來一位清代老進士講授《論語》《中庸》,講了六七天,張學良毫無興趣,老先生只好作罷。10 月,招待所意外失火,他又被轉移。
轉至沅陵鳳凰山后,張學良迷上釣魚。他獨創 “茅臺酒糟餌”:將茅臺酒與玉米面混合發酵,釣上的鱖魚足有小臂長。但每次收獲都分給看守與山民,自己只留一條燉湯。1939 年冬,聽聞東北軍 53 軍在中條山傷亡慘重,他把釣竿折成四段,在墻上貼滿抗日標語,被特務連夜撕毀。
1941 年夏,張學良因闌尾炎突發被秘密送往貴陽中央醫院。住院期間,他趁醫護不備,用鋼筆在病歷本背面繪制東北軍潛在聯絡點地圖。此事敗露后,特務不僅沒收所有書寫工具,連病房窗戶都加裝鐵欄。此后三年在陽明洞,他只能用兒童蠟筆在《明史》批注,字跡歪扭卻力透紙背。
想必很多人都好奇,在被關押期間,張學良的伙食怎么樣?
張學良的伙食標準按少將級供應:早餐有牛奶、面包與東北小米粥,午餐必備清蒸鰣魚與壇子肉。但想吃家鄉菜并不容易 ——1942 年他要求做酸菜白肉,廚師長拿著采購單解釋:“委員長批的菜單里沒這道菜。”
宋美齡送來的瑞士巧克力,他分成小塊給警衛,換得在后院開墾三分菜地,種出的 “少帥西紅柿” 酸甜可口,連負責看守他的劉乙光都忍不住討要。
張學良每個月 3000 銀元看似豐厚,實則入不敷出。趙一荻 1940 年確診肺病,進口特效藥每月耗銀 800 元;長子張閭珣在英國留學費用需匯英鎊。為購齊《萬有文庫》400 冊,他忍痛典當祖傳懷表 —— 那是張作霖皇姑屯遇難時貼身之物。宋美齡贈送的法國香水,被他托人在黑市換成青霉素,暗中救助被囚的地下黨員。
1947 年春,國民黨統治搖搖欲墜,張學良被專機秘密押送至臺灣新竹。從 1936 年到 1947 年,歷經十多年輾轉囚禁,他的政治生涯徹底終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