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枇杷香,豐產半山黃。隨著春末夏初的溫暖陽光照耀大地,云浮市郁南縣建城鎮白天村三千多畝枇杷喜獲豐收。一片片的枇杷林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一顆顆璀璨的“黃金果”掛滿枝頭,譜寫了一曲產業協奏曲。
近日,記者來到建城鎮天馬山白天村看到,漫山遍野的一串串如雞蛋般大小、色澤金黃、果香濃郁的枇杷掛滿枝頭。村里的枇杷園里一片歡聲笑語,村民們三五成群,或拿筐或用桶,興高采烈地穿梭在果樹之間,小心地采摘著枇杷。在枇杷園的入口,一筐筐剛采摘下來的新鮮枇杷整齊地擺放在一旁,金黃色的果實散發著誘人的光澤和淡淡的果香。幾個村民穿著樸素的衣裳,手腳麻利地開始打包,大家不時地交談著,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已是60歲的枇杷種植基地場主劉柏煥是土生土長的建城人,多年來一直從事水果種植、流通事業。他告訴記者:“枇杷基本來說是一年中最早的水果,尤其是天馬山枇杷,以其皮薄肉厚、汁水豐盈深受消費者青睞。目前基地種植枇杷果30多畝,畝產兩三千斤。今年價錢好,中等果4-5元/斤、特等果12-13元/斤,主要是珠三角地區、云浮市區水果流通商上門收購。”
白天村村民陳姨告訴記者:“近年來建城鎮水果產業越做越大,打理果樹、摘果人工需求量增多。目前采摘枇杷人工有150元/天。在家鄉工作有這個收入,可以照顧家里,很不錯。”
據白天村黨支部書記蘇秀芳介紹,該村歷來有種植枇杷的傳統,2000年后在政府的推動下大規模種植,目前每家每戶都參與種植,總規模達到3000多畝。當前銷售情況非常好。村里主要做好聯系深加工、電商平臺等方面工作,為群眾解除后顧之憂。
據悉,郁南縣建城鎮是“中國無核黃皮之鄉”,這里不僅以黃皮產業聞名全國,更在“百千萬工程”的引領下,錨定“大灣區生態產品供給地”目標,構建起以黃皮為主導,枇杷、粉葛、西洋菜、油栗等特色農產品齊頭并進的“一果帶動百業興”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記者:羅強 區偉東
通訊員:陳韻
編輯:彭玉靜麥月勇
校對:羅青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