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俄軍奪回的庫爾斯克州蘇賈鎮,豎起了一個天然氣管道紀念碑,從獻花來看,這側面證實了之前被大肆宣傳的蘇賈天然氣管道滲透襲擊作戰中,俄軍遭受了慘重損失。
當時,俄羅斯官方尤其是俄羅斯國防部,強調了蘇賈天然氣管道滲透襲擊作戰的意義,但烏克蘭方面以及媒體透露出的信息顯示,早在俄軍準備派出數百人鉆進漫長狹窄又充滿有毒氣體的天然氣管道之前,烏軍就已經獲得情報,并用集束炮彈等對困在天然氣管道里的俄軍進行了猛烈攻擊,甚至還發布了無人機拍攝的現場視頻,事后,媒體也曝出參加本次作戰的幸存俄軍紛紛出現嚴重肺部問題。
盡管很多支持克里姆林宮的俄羅斯軍事博主們默認俄軍本次行動并不成功,遭受了嚴重損失,但國內互聯網上的很多“特別軍事行動”支持者并不這樣,他們并不是拿出什么證據反駁烏克蘭方面的消息,而是在沒有任何證據或邏輯的情況下不信烏克蘭方面的消息,“烏克蘭的話也能信?”
對此,不知道其他人怎么做,反正我是早就放棄了喚醒這些人的想法,我沒有任何義務這么做,甚至可能在這么做的過程中遭到攻擊,認知這個東西,很少是被人喚醒的,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否則的話,被毒打一百次也沒用。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西爾斯基上將宣稱,俄軍在今年遭受了創紀錄的損失,截至目前,俄軍已經傷亡超過14萬人,“占領者企圖突破我們的防線,結果導致俄羅斯侵略者遭受創紀錄的損失,我感謝我們戰士的堅韌和準確。”
之前,包括英國國防部在內,一些軍事機構和第三方研究組織就注意到,相比之前,俄軍的傷亡正在急劇增加,收益卻在持續減少,尤其是不再能不斷奪取戰略要地。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隨著戰爭的繼續,通過吸取經驗和教訓,俄羅斯軍隊的戰斗力在持續提高,但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不再像戰爭頭兩年那樣擁有足夠的重武器和彈藥,而俄軍在作戰時尤其依靠這兩者。
而烏軍戰斗力在同樣持續提高的同時,重武器和彈藥相對充足,至少不再是去年美國國會通過新對外援助法案時那樣窘迫,同時還獲得了復雜防御體系以及不斷加強的戰場監視體系等支持,尚不足以發起大規模反攻,但防御綽綽有余,足以在防御作戰中給俄軍造成嚴重殺傷。
《每日電訊報》發表的文章也是持類似觀點,文章稱盡管俄軍最有可能的突破方向是蘇梅,但面對烏軍的頑強抵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此外,文章還提到了一些其他信息:在損失了大量坦克和裝甲車之后,俄軍現在的進攻行動主要由步兵進行,新兵們在接受最多一個月甚至幾天的訓練后就會被投入戰場,盡管為了減少損失進行小團體攻擊,但這種戰術導致沒有大規模突破的可能性,烏軍無人機嚴重阻礙了俄軍人員和裝備的轉移,導致俄軍無法凝聚足夠的力量。
《每日電訊報》指出,盡管俄軍試圖制造發起大規模行動的假象,但在地面上沒有任何突破或動靜,預計到今年年底,俄羅斯將出現軍事力量衰竭的情況,不再能為“特別軍事行動”提供足夠支持。
《每日電訊報》的預測得到了一些側面信息支持。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4月10日,俄軍總計向烏克蘭發射了296枚對地攻擊導彈,而在去年同期,俄軍則發射了639枚。
雖然從3月25日開始,俄烏雙方實際上開始了“能源停火”,但并不包括對其他目標的打擊,俄軍在減少消耗昂貴的對地攻擊導彈的同時,卻大幅增加了廉價的自殺式無人機消耗:
同樣是截至4月10日,俄軍總計向烏克蘭發射了1.14萬架自殺式無人機,其中95%被擊落或遭電子干擾,而去年同期,俄軍則發射了1400架自殺式無人機。
不斷有新的工廠投產,俄羅斯的自殺式無人機產量在不斷上升,烏克蘭同樣如此,而且還在不斷獲得新的支持。
剛結束的“拉姆施泰因會議”中,烏克蘭獲得主要軍事援助就是防空,而烏克蘭自身也在不斷發展防空能力。
烏克蘭武裝部隊表示,已經具備獨立生產“弗蘭肯斯坦”防空系統的能力,此前,在美烏兩國技術人員的努力下,成功將蘇式“山毛櫸”中程防空系統與“麻雀”半主動空空導彈整合在一起,當然,如果是專門設計的“海麻雀”導彈或衍生導彈就更好了。
一些網友擔憂特朗普不會向烏克蘭提供已退役的“麻雀”半主動空空導彈,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不是大問題,且不提特朗普是否愿意向烏克蘭出售這些退役彈藥,只要特朗普不阻止,烏克蘭實際上能獲得大量的退役“麻雀”:“麻雀”是冷戰期間西方國家主要的超視距空戰武器,現在基本已經全部退役,庫存充足,唯一的問題,就是烏克蘭是否有足夠的“山毛櫸”防空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