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不到10分鐘就能到廠區,每個月收入可觀,是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兒?4月11日,“行走黃河”行進式媒體采訪團來到菏澤市鄄城縣六合新村。在鄄城永銘地毯有限公司的車間里,十幾位女工坐在掛滿紡織毛線的機器前,動作嫻熟地制作圖案各異的羊毛地毯。
“鄄城永銘地毯有限公司是六合新村創業車間之一,為村臺上的群眾提供就業崗位30多個,工人月平均工資能拿到3000元左右,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村內婦女的就業問題。”菏澤市鄄城縣周樓管區書記李常俊說。
“我是六合村周邊村子的居民,在這里工作一年多了。以前我靠外出打工為生,后來村里建了毛毯加工廠,我就留在這里了。”一位正在編織毛毯的女工說,現在自己每個月只要勤快一些,就可以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還可以抽空照顧家庭。她告訴記者,鉤織毛毯這項手藝掌握起來并不難,因為線盤上有不同深淺的線,上面都標著數字,根據數字對應著來編織,三四天就能學會。
更令村民們驕傲的是,她們所做的還是非遺手藝。“羊毛手工編織”工藝被列為菏澤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代表性傳承人楊效強就是鄄城人,他17歲開始接觸“羊毛手工編織”的工藝,“一張可以賣到上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價格,最高賣到28萬元,有的毛毯還遠銷海外市場。”楊效強說。
據悉,六合新村為村臺搬遷村,位于舊城鎮黃河灘區內,西鄰黃河,東靠黃河大堤,涉及三合村、毛洼、王莊、西周樓和武西莊5個自然村2104戶,6526人,占地面積1018.69畝。規劃總投資4.74億元,建筑面積24.3萬平方米,并新建黃河灘區遷建展覽館一處。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成為增收的新途徑,灘區百姓搬得出、穩得住,有奔頭,能致富。目前,六合社區內有多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入駐,為400多名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
(新黃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