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任進艷 通訊員 路蓉蓉)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頒布施行十周年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師生維護國家安全意識,提升師生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推動國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實,營造天天都是“4·15”濃厚氛圍,銀川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黨委宣傳部精心組織開展“全民護國安 師生在行動——博物館里的思政課”主題活動。
4月9日下午,銀川科技學院校長白克義和百余名師生代表走進寧夏博物館國家安全教育主題展廳,通過“實景教學+多維互動”模式,在歷史文物與當代案例的交織中,解碼國家安全的時代內涵。此次活動理論講授采取“多師聯教”的教學方式,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教師與寧夏博物館講解員聯合開展教學,對國家安全所涉及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網絡安全、文化安全等多個領域進行專題內容解讀。豐富的案例展板,生動展現了國家安全面臨的種種挑戰與威脅;沉浸式的教育體驗,讓師生們仿佛置身于國家安全的“戰場”,深刻感受到維護國家安全的緊迫性與重要性。這種教育教學方式,讓思政課擺脫了傳統的枯燥說教,變得生動有趣、富有活力,真正讓思政課“活起來”,使國家安全教育課“動起來”,充分發揮了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引導師生將國家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不斷增強師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法治意識和責任意識,筑牢師生的思想防線。
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全體參觀者共同發出維護國家安全的倡議,“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聲浪在博物館穹頂下久久回蕩。師生代表現場簽署《國家安全守護者承諾書》,每一個名字都力透紙背,既是對此次行走的思政課的高度認可,也是全體師生對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定決心。
在“感悟分享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教師金莉春表示,這次“場館里的思政課”,通過“沉浸式”教學讓思政課“活起來”,“場館里的思政課”貴在可感可觸、貴在結合實踐、貴在身臨其境,這是馬克思主義學院持續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實踐嘗試,也是善用“大思政課”培根鑄魂的多維探索。2022級漢語言文學13班袁紅霞說道,參加此次行走的思政課使我深受啟發。過去我曾認為國家安全與我們相距甚遠,但通過這次學習,我意識到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緊密相連。在參觀現場,通過講解員和老師的深入講解、真實案例的生動再現、現場實物的具象展示,讓我深刻感受到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網絡攻擊、信息泄露不再是新聞報道中的模糊概念,而是可能直接影響國家穩定和人民福祉的現實威脅。
此次“多師聯教”思政課構建起“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博物館講解員梳理安全觀歷史脈絡,思政教師解析總體國家安全觀理論體系,國家安全教育資源真實具象化展示。這種“理論溯源+案例解碼+實物展示”的立體化教學,不僅豐富了思政課教學方式、強化實踐育人,更使老師和同學們對國家安全刷新了認知維度。據悉,馬克思主義學院還在開發“國家安全教育圖譜”,學院后續將開展“國家安全主題書畫展”、“智守國門 青年當先——國家安全知識擂臺賽”等特色活動,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從“入眼入耳”走向“入腦入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