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十年前與張可春先生等若干文化界人士考察戴莊鎮文化建設時在座談會上的發言提綱。偶然翻出,似乎還有一點新意,而“一部邳州史,大半在戴莊”也是那次會上我即興提出的,事后他們讓我把發言作個整理,我就擬了這份提綱。當然,若一一展開來,也是一篇大文章。如今十年過去,戴莊鎮文化建設成果顯著,但深化細化,還有很大展示空間,如何圍繞自然風光、人文歷史、考古發現、抗戰名山等主題點做大做好富有戴莊特色的大文章,值得作進一步的探討——題記
一部邳州史,大半在戴莊。人文自然景,景景皆稱奇。
走馬觀花半日游戴莊,無不為戴莊豐厚歷史文化與優美自然風光所傾倒。重視與發掘地方人文自然資源,如何在有限財力、極少投入條件下將打造文化名鎮戴莊?思考幾點供參考。
1、梳理資源,制定規劃,明確方向,逐步實施。
2、在鎮區建文化廣場,展示戴莊最精彩文化原素,如人文景觀圖,游覽圖,復制最有代表性出土文物等。
3、制作統一人文景觀標志牌。
4、以文化站為基地,建民俗博物館。
5、大象化石出土地的路橋邊建紀念碑,可用水泥復原原大象牙化石。
6、禹王山紀念館建成時,可增加穿軍裝照相等體驗性觀光節目。
7、吟誦戴莊詩詞很多,可建詩壁。
8、注意完整性代表性民居保護,條件好的可建民俗村農家樂,打造特色戴莊飲食文化。
9、紅色戴莊主題
10、名山,名樹,名水,名城。
11、注意相關文字圖像資料搜集,專人負責。
12、以戴莊美為主題開展攝影、征文、書畫活動,作品可充實禹王山展館或單獨陳列。
13、戴莊官微每天推出戴莊介紹一條。
14、建古徐文化紀念碑或標志牌或小型主題公園,強化古徐文化中心地位。
15、韓信瓜屋、九女墩等眾多遺址應有說明碑石,并在交通要道口立指示牌。有些毀壞景點可以復原,如依宿山亮石。
16、整合戴莊民間藝術資源,打造特色民間藝術,如說唱類以曹站長《一捧鄉歌》為素材,可以搞民間歌謠傳唱大會,特色鄉村,一村一文化,排演民俗節目,如送房歌上花嬌之類。
17、注重搜集民間有特色民俗價值老物件,像石磨,牛車,各種老式農具,老的衣服,家庭用具,很多,可以辦戴莊民俗陳列館。
18、為能傳說記憶歷史文化老故事的老人錄像。
19、保護山體及遺址原生態風貌,適當建碑亭,將戴山文字上的文化資源實物化,在實地體現出來。
20、打造特色文化名村。普及戴莊地方人文文化知識。舉辦戴莊文化節,促進群眾文化發展。
2015年10月17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