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劉亞寧/文 4月12日,記者跟隨“行走黃河”行進式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2022年,鄒城市GDP總量達到1009.06億元,躋身全國“千億縣”名單。2024年,鄒城市GDP達1104億元,同比增長6.2%。
在鄒城市珞石(山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珞石科技”)的展廳內,一張寫著“浩然正氣”的紙張平鋪在展臺上,這是機器人寫下的。珞石科技負責人介紹道,書法老師抱著機器人的手臂寫上一遍后,機器人就能進行自行書寫。它不需要復雜的編程,只需要教一遍就能學會。而且,機器人寫字時的提轉、落筆等動作和書法老師的風格是一樣的。每逢春節時,珞石科技贈送給員工的春聯,幾乎都是這臺機器人“代筆”的。
圖源:劉亞寧/攝
據悉,珞石科技是一家專注于多關節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等系列化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主要服務于汽車、電子、軍工,以及與國民生產總值緊密相關的一些產業。其研發中心在北京、深圳、蘇州等地,生產中心在鄒城。
緣何“落戶”鄒城?珞石科技副總裁王皓表示,主要看中了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鄒城市政府對機器人行業的大力支持。據悉,鄒城政府幫助珞石科技建設了3萬平方米的創新智能制造產業園區,2024年還將1億元的新動能產業投資基金投向了珞石科技。而在珞石科技來到鄒城后,也將上下游企業聚集而來,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條。
今年以來,從春晚舞臺機器人“扭秧歌”,到各大展會上機器人踢足球、做招待等,人形機器人賽道非常火熱。天眼查數據顯示,山東工業機器人企業數量達3.6萬家。
對于人形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的不同,王皓以“機器人寫毛筆字”為例說道,人形機器人學習的,是人手操縱寫字的“力度”,而珞石科技的優勢就在于對力控技術的把握。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只是對位置做精確控制,而珞石科技實現了模擬人手位置與力度的混合控制。這種協作機制的力控技術,具有高安全性、高柔順性和高協作性的特點。
在一般的應用場景,珞石科技研發的工業協作機器人已經完全夠用。但如果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涉及到需要雙腿行走,就可以推出人形機器人。所以,要根據應用場景來研發機器人,機器人的外形設計要考慮性價比,并非只追求它的外觀“像人”,而5月中旬,珞石科技也將推出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
王皓表示,目前,珞石科技在山東機器人行業的銷量屬于第一梯隊。2024年,珞石科技的機器人銷量超過8000臺,今年則預計可以翻一倍,其機器人產品已經出口到了亞洲、歐洲、南美洲等地區,出口量占到總量的25%以上。對于近期美國濫施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王皓表示暫時還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珞石科技尚沒有直接出口到美國的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