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甲亢哥長沙行直播中,文和友聯合創始人翁某某為增加曝光率,喊話鹵鵝哥讓座位,稱“不然明天去重慶”。他在直播中表現亢奮,多次喧嘩搶鏡,引發爭議。
文和友聯合創始人搶座引熱議 圖/視頻截圖
此外,多位網友發視頻稱,在長沙行直播中,鹵鵝哥林江疑似被芒果臺“甩車”,未能跟隨明星車隊。
針對上述兩個爭議,4月13日,林江向九派新聞表示,他與文和友聯合創始人翁某某不存在沖突,對方只是性格和表達方式稍顯亢奮。自己不在意這個小插曲,“我關注的重心是甲亢哥的直播是否順利,而我只要能在他身邊保持曝光,宣傳家鄉美食和特產就行,坐哪里不重要。”
他還提到,芒果臺并非故意不讓他上車,當時他因取禮物,與甲亢哥一行人錯過。盡管沒有上車,但他并不感到委屈,只是有些失落。后來坐上一輛安保人員的車,順利抵達下一個直播地點。
林江表示,希望大家能冷靜、理智地對待此次事件,不要過分關注他與文和友聯合創始人的小插曲,應諒解他的行為。
【1】回應被文和友聯合創始人搶座:重心是陪伴甲亢哥,坐哪里不重要
視頻中,身穿綠色外套的翁某某向坐在甲亢哥身旁的鹵鵝哥喊話,“I’m boss,I’m boss.(我是老板)”鹵鵝哥第一次起身讓座時,又被他按下。他表示,都是做餐飲的,希望大家是朋友,在長沙可以互相尊重,“你可以起來,我要介紹一下,不然我明天就去重慶。”隨后,鹵鵝哥再次給他讓座。
4月13日,林江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他原本站在甲亢哥身后等待他做直播,沒有上前打擾。甲亢哥見他站在一旁,主動邀請他坐下來吃飯。隨后便發生視頻中的那一幕。
“我是跟著甲亢哥來的,我要尊重他的直播節目和現場的互動效果,不會去影響他,該喊我起來我就起來,包括主辦方有什么新的安排,我也會尊重。所以我就起來了。”
他說,自己并不在意對方的舉動,也不要求他道歉或者解釋,“我關注的重心是甲亢哥的直播是否順利,而我只要能在他身邊保持曝光,宣傳家鄉美食和特產就行,坐哪里不重要。”
據媒體報道,文和友客服稱,已接到多個人身攻擊的電話。在團購軟件上,也有部分消費者因為此事打出低分。對此,林江表示,希望大家能冷靜、理智地對待此次事件,不要過分關注他與文和友聯合創始人的小插曲,應諒解他的行為。
【2】疑似被芒果臺“甩車”:取禮物與甲亢哥錯過,有些失落但已釋然
此外,多位網友發視頻稱,在長沙行直播中,鹵鵝哥林江疑似被芒果臺“甩車”,未能跟隨明星車隊。
針對此事,林江解釋,他原本為甲亢哥準備了一瓶紅酒,一套榮昌夏布的服裝,以及一張他與甲亢哥的合照。出去取禮物回來后,便在他們此前進入的門外等待,卻始終未見甲亢哥一行人的身影。
他向保安詢問得知,甲亢哥已經從另一道門出去。他追出門后,車輛已經駛離。“我跟著車跑了一段,后來攔下一輛長沙行負責安保的車,他們認識我,就把我載去下一個點,最終還是趕上了。”
針對網友誤以為大張偉看見林江追車,故意關閉窗簾的說法,林江表示無法考證。他還提到,盡管沒有上車,但他并不感到委屈,只是有些失落。但他知道后面還有很多節目,應該能追得上。
林江也分享了自己此前在湖南的經歷和互動,表示很感恩湖南人民。2021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林江專程前往湖南長沙送別,幫粉絲朋友獻花。“一下高鐵就有免費的車接送,到殯儀館還有免費的餐食和水,所以我很感謝長沙。”
去年他自費前往湖南麻陽,為麻陽龍舟賽宣傳了20余天。為了節約費用,他每天晚上睡在車上。有一次他的車壞在路上,只好坐大貨車前往麻陽,車在高速路附近停了10天,拖車費用花了幾千元。其間,他還幫助參賽人員送龍舟,推著龍舟走了50公里,走十幾小時才到參賽現場。
林江回憶,當時麻陽人民也向他投喂當地美食,請他吃麻陽鵝、冰稀飯、西瓜和紅牛。他強調,自己的重心是陪伴甲亢哥和宣傳家鄉特產,湖南和重慶是一家人,歡迎大家到重慶榮昌品嘗美食。
來源:九派新聞
延伸閱讀
"鹵鵝哥"追"甲亢哥"蹭流量被吐槽后口碑反轉 家中房貸逾期借錢追行程
歷時八天,跨越五城,因用榮昌鹵鵝投喂美國千萬頂流網紅“甲亢哥”(ID:IShowSpeed),重慶大叔林江火了。
在網友的建議下,他有了一個更被人熟知的名字,“鹵鵝哥”。
互聯網從不缺少一夜爆紅的敘事。看他最初窮追不舍擠進保鏢和人群中的樣子,人們嗤笑,斷定他為名;見他總執著地把一只鹵鵝夸張舉過頭頂,大家本能猜測,他為利。后來人們得知,“鹵鵝哥”不經營鹵鵝店,把家鄉和特產推到世界面前,是他口中此行的最大目的。
“鹵鵝哥”林江穿著大花襖,手拿榮昌特產 上游新聞記者 錢波 攝
在人設崩塌遠比建立更快速的時代,林江實現了奇跡般的口碑反轉。
“我沒有才藝,沒有表演的天賦,有點流量的思維,卻并非為了自己賺錢。”一夕之間,堅持不懈的投喂讓“鹵鵝哥”的破圈破得如此迅猛。
越草根,越大聲
榮昌鹵鵝如今究竟有多火?
答案是,不少鹵鵝生產銷售從業人員第一次體會一種幸福煩惱,名為“掙錢和基礎睡眠只能二選一”。
白鵝的屠宰量增長超過300%,部分鹵鵝企業銷量增長1000%,線上訂單平均增長105%……某電商平臺“榮昌正宗鹵鵝”網店老板直言累瘦了3斤,語氣中卻難掩興奮,“我們出快遞面單的機器都要打冒煙了!”
變化歸功于一個人,49歲的林江。3月31日,他第一次在成都街頭和“甲亢哥”相遇。操著一口現學現賣的蹩腳英語,林江在擁擠的人潮中奮力“突圍”:一邊遞鵝,一邊扯著嗓子向“甲亢哥”大聲介紹“Rongchang braised goose(榮昌鹵鵝)”,“實際上的人比拍攝出來的多很多,從高樓俯拍的視角,我只是一個紅點。‘甲亢哥’身邊圍了十幾個保鏢,但我必須擠進去。”
說“必須”,是因為“投喂”的目的有跡可循。在沒有遇上“甲亢哥”之前,林江并非直播界完全的“無名小卒”。投身自媒體兩年,他帶貨,是助農主播,幫農民賣品相不好的甘蔗,收1塊5,賣1塊5,算賠本賺吆喝。他的想法很簡單:“先不賺錢,賣點實打實的好東西。以后可以量產了,再賺錢不遲。”彼時,他的抖音ID叫“榮昌江哥”,粉絲過萬人。
一個粉絲破3000萬的超級大網紅即將抵達中國。這一消息,讓林江敏銳意識到,這是機遇。“我需要流量。”林江不否認,作為2024年拿到頭銜的榮昌美食推薦官,他說,這樣的流量,家鄉與家鄉美食特產也需要。出發前,林江的房貸逾期,經濟狀況不佳,他靠借錢自費踏上了這趟“冒險之旅”。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能用最快的速度被觀眾記住,真誠才是必殺技。從成都到長沙五城輾轉,那身標志性的花棉襖刷足了存在感。一路投喂的,除了鹵鵝、烤乳豬、銅鼓花椒雞等榮昌特產美食,其背后傳遞出的那份執著純粹、真誠熱情,也博得了“甲亢哥”的認可和網友一百八十度的評價大轉彎。
“鹵鵝哥”五城投喂“甲亢哥” 視頻截圖
“早先被罵慘了,被罵蹭流量,蹭得還不專業。連他腸胃不適,也有人罵我,說‘都是吃你的鵝肉吃的’。”林江哪怕對惡評早有預估,如今說來他仍苦笑,“就開導自己啊,就聽著唄,黑粉也算粉。”
兒子的直播,母親許傳金卻有點看不下去。“每天會掐點看,但最多看15分鐘。”為什么?因為都是罵他的,說他厚臉皮。年近八旬的老人一開始并不明白:娃兒掏錢請別個吃東西,還是香噴噴、美滋滋的鵝兒肉,怎么就叫不要臉了呢?
不為自己紅,只為家鄉火
其實從一開始,林江就意識到了這或許不是一條好走的路。“是蹭了‘甲亢哥’的流量,但也是為了家鄉。”奔波五城中,去往香港前,林江有過短暫的迷茫。
他跟多年好友張俊袒露心聲:“重慶這站,有食物遭拒絕了,香港還去嗎?”在39歲的張俊心中,江哥是個很能吃苦,非常可交的行動派。“當年北碚山火差摩托車,我問他要不要來當志愿者,當天晚上問的,當天凌晨他就趕到了。”張俊琢磨著措辭:“你都到這一步了……”話音未落,林江就站了起來,“去!”凌晨1點結束工作,2點睡覺,3點起床,5點,他搭上飛往香港的航班。
如何將“蹭熱度”上升為一門真誠的學問?朋友們交口稱贊的江哥其實不曾刻意,但又藏在了與人交往的細枝末節里。直白得就像采訪開始前,我們問他,直播有沒有什么需要避諱、不能談論的話題,他挑眉搖頭,大嗓門地說沒有,然后有問必答,“這樣才算真實嘛。”
而這門學問的更多細節,被觀看直播的網友仔細扒出,也被“甲亢哥”更深切地體會。“與‘甲亢哥’碰杯,林江的杯子總是低半杯的,哪怕對方不懂得中國的酒桌禮儀。”有網友評論道。大家覺得,這是一份知禮與尊重;搶著去給“甲亢哥”的冰淇淋買單,林江準備好了付款頁面,手機反扣,隨時做好付款準備,重慶IP的網友狠狠點贊重慶崽兒的“耿直”;他記得“甲亢哥”不吃辣等口味習慣;別人簇擁著,拼命想和“甲亢哥”“搭白”時,林江會順手給他夾一筷子菜,自然得仿佛在照顧家里的小輩。
所以在香港,“甲亢哥”會脫口而出,“怎么又是你”;下一站深圳,“甲亢哥”邀請林江一起看無人機表演,還把頭親昵地搭在林江的肩膀,兩人一起上了深圳場的直播封面;最后一站長沙,“甲亢哥”甚至為林江撿起鞋子,扒著車窗,“where is uncle”(叔叔在哪兒)的碎碎念更讓大家“心里暖烘烘的”。
當被喊作“uncle”,又被問及“最打動‘甲亢哥’”的原因,林江沒有猶豫,大笑著表示:“他告訴我,是因為每一站我都能夠出現在他的面前。他說不管他在哪里,我都能找到他。‘甲亢哥’還邀請我去大洋彼岸作客。”
君子論跡不論心,單靠“窮追不舍”的勁頭,其實很難在瞬息萬變的網絡實現口碑逆轉,唯靠真誠,才能換回真誠。這位收獲了海內外關注狂潮的“uncle”,甚至會面對直播鏡頭,直言囊中羞澀。“有翻譯機肯定很好,能和他(‘甲亢哥’)說更多話了。但3000塊錢,太貴了,我買不起。”但是這樣一個人,卻愿意在重慶山火、積石山地震時盡其所能;他沒有開過鹵鵝店,卻拼命帶著家鄉的美食,奔波千里,歷盡辛苦,只為了自己的家鄉被更多人看見。
“鹵鵝哥”林江社交平臺主頁介紹 網絡截圖
家鄉父老也飲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們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各自最真摯的謝意。離家近半個月之后,林江在4月9日回到了榮昌。站前廣場提前聚集了眾多鹵鵝商家,他們拉著橫幅,手拿鮮花,習慣投喂別人的林江,這次也被別人喂了滿嘴的家鄉鹵鵝。“有商家獎勵了我兩萬元作為感謝。”更令林江欣慰的是,有商家跟他拍胸脯保證,會把好質量關,“不會砸了被你帶火起來的榮昌鹵鵝招牌。”
因老在直播中念叨“raised goose”,“鹵鵝哥”就這樣成了林江另外一個名字。他突然真切地意識到,自己火了。“走在路上,迎面的人都跟我打招呼,喊我‘鹵鵝哥’。”
想要熱度延續,也接受它的離去
紅了,然后呢?這是一個經典問題,曾困擾著許多一夜爆火的人。
外人看來,在“甲亢哥”的中國行中,林江的確算得上最幸運。但少有人知的是,林江七次創業,七次失敗。大學學建筑,畢業后跑過工地,干過家居家裝,從事過餐飲快遞。破產過,失敗過,經營的農產品小店在此之前總冷清清的。年近50,即將來到知天命之年卻沒結婚,沒小孩,沒存款,明明是哥哥,他母親經常會覺得,身為哥哥的林江才是兩兄弟中的弟弟。
在為家鄉干實事的初衷之外,林江坦誠反問:“誰不想要熱度?熱度如果延續,我也想看看能為自己做點什么。”
是緊緊抓住爆火標簽,還是探索新的路線?林江談起了他被榮昌區人民政府火線授予的“榮昌鹵鵝首席推介官”頭銜,被報銷的五城路費及被重獎的10萬元。錢如何用?林江考慮得仔細,“一是想拿來更新直播設備,二是會考慮組建一個團隊,三是干好我的老本行,有困難的,我去‘助農’,后續宣傳家鄉美食還要留一部分費用。”
4月12日截至記者發稿前,林江的抖音粉絲正式突破43萬,10天之內,這個數字上漲近30萬。
每天僅3小時的睡眠持續近半個月,林江偶爾會陷入短暫的恍惚:他曾反復問自己,這究竟是不是一場夢。
走紅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但各種細節似乎證明:他有伸手接住流量的魄力,也有放手回歸平常的通透。前者是他在近30度的氣溫下,仍會刻意穿上那件大眾熟知的花襖;后者的最直接證據,則是花襖下的白T恤——它有些陳年污漬,甚至胸口印的也是以前的網名——榮昌江哥。
林江選擇,坦然地繼續穿。他說,如今他很少再糾結別人如何看他,“畢竟,潑天的流量富貴,接到了還要接好,從來都不是什么簡單的事情。”
“就算以后‘鹵鵝哥’不火了,‘榮昌江哥’這個名字,我依然覺得很不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