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業的下一個十年:果酒!
文 | 賣酒狼團隊
編 | 南風
當傳統白酒在庫存泥潭中掙扎時,一個“非典型選手”正在改寫行業規則。一個值得所有人“關注”的現象,隨著年輕化的消費趨勢到來,最近幾年果酒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近五年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
在一位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看來,果酒在市場上的“爆發”絕非碰運氣的偶然,而是精準擊中了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好喝不貴、微醺即可。
1
消費者選出的“爆款”果酒
▲四川省葡萄酒與果酒行業協會執行會長、中國果酒產業發展大會主席 周勁松
四川省葡萄酒與果酒行業協會執行會長、中國果酒產業發展大會主席周勁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2023年,全國果酒市場銷售額在150億-180億元,2024年,不包括精釀啤酒、雞尾酒、威士忌等低度酒,純粹的水果釀酒在200億-240億元。
而在上述數據的“背后”,正是一場由Z世代主導的“味覺平權運動”——他們正在用購買行為宣告:“酒精飲料不再只是中年男性的社交貨幣,而可以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符號。”
拒絕傳統,取悅自己!
當“老一輩”消費者仍然堅持將飲酒作為拉近關系、表達感情的“媒介”,新一輩消費者卻在盡力回避“以酒為媒”的傳統,他們不能接受“感情深、一口悶”的酒桌規矩,而是主張“微醺不醉、取悅自己”。
果酒在此時出現“恰逢其時”,正如某新銳品牌創始人說法,“我們賣的不是酒精,而是情緒解決方案。”
果酒正將飲酒行為從“被動應酬”轉化為“主動享受”,通過“降度、減負、場景再造”等有別于傳統白酒的創意,成功開辟出下午茶、露營、獨酌等新消費場景,并憑借便攜小瓶裝、高顏值包裝、社交分享屬性……恰好填補了傳統酒類的體驗空白。
精準補助、快速響應!
與傳統白酒重資產、長周期的釀造模式不同,新興品牌采用“柔性供應鏈+數據驅動”的組合拳快速迭代。這種“小單快反”模式不僅降低試錯成本,更讓品牌能夠實時響應社交媒體上的口味風潮。
當最小起訂量從5萬瓶降至5000瓶,果酒有能力實現“爆款預測-原料采購-生產排期”的實時聯動。這種“即插即用”的產能配置,使得新興品牌能夠以百萬級資金撬動十億級市場,徹底打破傳統酒業“重資產、長周期”的入場門檻。
2
新舊交替,誰主沉浮?
在一位接受采訪的業內資深人士看來,果酒“爆發”的現實意義,早已超越一個細分品類的崛起,并非誰又踩在“風口”賺到了錢,而是在新時代到來之際,市場消費需求正發生改變的一個“縮影”。
果酒“爆發”標志著中國酒水行業從“生產主導”轉向“用戶主權”的時代拐點——消費者不再被動接受廠家的價格定義和場景教育,而是反向要求產品適配自己的生活方式。這種權力關系的倒轉,正在倒逼全行業重構價值邏輯。
在這場消費者需求改變的浪潮中,果酒或許只是第一個被推上風口的弄潮兒。但其成敗得失,都將為中國消費品的創新路徑提供珍貴樣本……
未來,當酒企不再執著于定義“什么是好酒”,轉而思考“如何讓消費者感覺更好”,這個穿越千年的行業才能真正完成從“文化符號”到“生活方式載體”的進化。
在這場傳統與新興的角力中,沒有絕對的輸贏,只有不斷進化的生存法則。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誰能更快打破“白酒=應酬工具”的思維定式,誰就能在Z世代主導的消費新紀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杯佳釀。
一個永恒不變的真理是,唯有真正敬畏消費者,穿越“流量狂歡”的迷霧,才能在風口過后,留下值得細品的長久滋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