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浦錦街道成立10周年。在這片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浦錦街道用十年光陰打造現代化宜居社區,編織出產城融合的詩意樣本。
激活多元共治新引擎
繪就基層治理新圖景
平安,是民生所盼,是發展之基。
近年來,浦錦街道緊扣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核心要義,創新構建“平安聯盟”群防群治模式。通過深度整合社會資源,充分激發群眾力量,持續升級聯動機制,將基層治理觸角延伸至社區“神經末梢”,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勤、平安聯創”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從“平安屋”“平安崗”的高效實戰化運作,到“久安衛民”App新媒體平臺的智慧賦能,再到與“平安客廳”矛盾調處平臺的深度融合,浦錦街道以多元共治擘畫平安新圖景,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
靶向巡查,織密“安全網”
“平安聯盟”的關鍵核心在于“群防群治”,而精準巡查則是筑牢安全防線的第一道關卡。由此,浦錦街道以“平安屋”“平安崗”為支點,凝聚整合社區保安、物業人員、商戶志愿者等各方力量,通過靶向巡查與智慧賦能相結合,力求實現隱患早發現、問題快處置。
2024年5月25日凌晨4時,濱浦四村“平安崗”值守保安王師傅,就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從監控畫面中捕捉到異常情況。當時,一名男子在小區停車位反復徘徊,形跡可疑。王師傅立即聯系兩名同事前往查看,發現該男子正在張貼非法小廣告。三人反應迅速,將其控制,并立即報警。經查,該男子是流竄多地作案的慣犯,最終依法對其作出行政拘留的處罰。這一案例的背后,正是“平安聯盟”日常巡查機制高效運作的生動縮影。
目前,浦錦街道已建成23個“平安屋”、92個“平安崗”,配備298名專職“平安員”和359名志愿者,覆蓋居民區、醫院、商圈等重點區域。為進一步提升巡查效能,街道為“平安員”配備“久安衛民”App新媒體平臺,支持一鍵上報隱患、接收指令、緊急聯絡等功能,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每月開展應急處突培訓,確保“平安員”熟練掌握盾牌、鋼叉等防護器材的使用方法,熟悉火災、糾紛等事件的標準化處置流程。截至2025年1月,轄區110報警類警情同比下降23.5%,侵權擾序類警情同比下降31.4%,黃賭毒警情同比下降81.3%,糾紛類同比下降13.5%,求助類警情同比下降24.5%,非接觸詐騙同比下降66.7%,彰顯了靶向巡查工作的卓越成效。
警民聯動,共筑“連心橋”
在浦錦街道,“平安聯盟”不僅是治安防控的“前哨站”,更是警民攜手紓困解憂的“連心橋”。通過“平安屋”24小時全天候響應、志愿者廣泛參與、多部門協同聯動,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被巧妙轉化為服務群眾的“最優解”。同時,通過治理過程中發生的生動案例也可以看出,“平安聯盟”成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既是守護社區安全的“眼睛”,也是排憂解難的“幫手”,更是密切警民關系的“紐帶”。
2023年10月,居民陶某途經河道時發現一名老人跳河輕生,他毫不猶豫跳入水中施救,還與民警共同開展心理疏導,幫助老人重燃生活希望。類似的暖心故事在浦錦不斷上演:物業經理沈某發現小區多套未交付房屋電線被盜,他帶領團隊反復查閱監控,發現關鍵線索,通報民警。民警據此線索,迅速鎖定、抓獲犯罪嫌疑人。沈某表示,作為“平安聯盟”的成員,他們將一如既往地加強巡邏、完善安防措施,守護居民安全。
為進一步強化聯動效能,浦錦派出所將“平安屋”納入綜合指揮體系,每日點名調度、實時派發任務,建立“一事一獎”激勵機制。據統計,2025年以來,轄區多起求助類警情因“平安員”提前介入,處置時間平均縮短40%,顯著提升了服務群眾的效率與質量。
此外,“平安聯盟”還深度融入社區矛盾調解。2023年,龐某與惠某因小區公共空地使用引發糾紛。龐某擅自在共有綠地上種植枇杷樹并設置鐵絲網,惠某以影響美觀為由擅自拆除并損毀樹木。調解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指出,公共綠地屬全體業主共有,龐某無權私自占用;惠某毀壞他人財物需賠償。
經調解,雙方達成協議:惠某賠償龐某300元,龐某清理物品,雙方均承諾不再占用空地。這一調解案例,巧妙兼顧法律規定與情理考量,清晰明確公共區域的權屬關系,對群眾起到了良好的法治教育作用,既有效解決了糾紛,又成功維護了鄰里和諧,充分體現了“情理法”相結合的調解理念,為類似社區矛盾的化解提供了寶貴的示范樣本。
創新機制,擴大“朋友圈”
從“單打獨斗”到“多元共治”,如今浦錦街道正借助“平安聯盟”這一創新平臺,不斷擴容“朋友圈”。積極引入司法、城管、法律顧問等專業力量,打造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平臺,推動基層治理向精細化、專業化邁進。
2022年8月,街道在“平安屋”基礎上創新推出了“平安客廳”,整合政法力量、職能資源,為居民提供矛盾調解、法律咨詢、安全宣傳等綜合服務。例如,2024年2月,某酒店實習生錢某某因與帶教廚師長發生沖突,情緒失控自殘致重傷。事件發生后,浦錦路派出所立即啟動“三所聯動”機制。在調解室內,民警與司法所調解員通過心理疏導穩定當事人情緒,律師則從法律角度厘清責任邊界,最終促成酒店與家屬達成合法賠償協議,充分彰顯了“三所聯動”在化解重大糾紛中的關鍵作用與顯著成效。
與此同時,“平安聯盟”持續深化“科技+人力”雙輪驅動。一方面,依托App實現信息實時互通,形成“群眾上報—指揮室研判—平安員處置”的閉環;另一方面,通過“三所聯動”(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機制,為復雜矛盾提供法律支撐。目前,浦錦街道“三所聯動”已累計調解糾紛280余起,群眾滿意度達98%。還創新打造了“幫幫忙”工作室,構建“1+35+4”服務體系(1個總站、35個居村站點、4個網格分中心),集結信訪代理員、社區律師等力量,實現“24×7”全天候響應,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居村,大事不出街道”,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平安建設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浦錦街道平安辦主任陳初表示,未來浦錦街道將進一步完善培訓體系、拓展應用場景,推動“平安聯盟”向商圈樓宇、產業園區延伸,讓更多群眾成為平安建設的參與者、受益者。
從“平安屋”的燈火通明,到“平安員”的日夜堅守,浦錦街道以“平安聯盟”為筆,繪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畫卷。在這里,每一個平凡個體的點滴努力,都匯聚成守護城市安全的磅礴力量;每一次警民攜手的暖心互動,都生動詮釋著“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深刻內涵。平安浦錦,正以創新實踐書寫著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精彩答卷。
供稿:樸錦
編輯:方佳璐
初審:湯婧嫻
復審:石思嘉
終審:徐雷冰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