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到中國電話的特朗普被記者怒懟:“為何不直接給中國打電話”?
特朗普那部傳說中等待中國來電的電話,估計快落灰了吧?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場“誰先眨眼”的游戲上。
結果,在自家白宮記者會上,被自家記者將了一軍。
特朗普政府這波對華關稅操作,那叫一個跌宕起伏。
今年二月底三月初那會兒,特朗普先扔了個“小石子”。
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
捎帶著,給鄰居墨西哥、加拿大也來了個25%的“見面禮”。
這架勢,有點像街頭混混試探對方底線:嘿,哥們兒,借點錢花花?
中方這邊呢?沒慣著。
你加我的,我就加你的。
反手就給美國雞肉、小麥來了個15%,大豆、豬肉也加了10%。
主打一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到了三月中旬,特朗普一看,對方沒慫啊。
于是直接甩出“王炸”:威脅要搞“對等關稅”。
意思就是“中國加多少,美國加多少”。
目標是把平均對華關稅推到35%的高位。
這感覺,就像賭桌上喊出“Show hand!”,想一把嚇住對手。
可中方依舊淡定。
國內A股穩如老狗,人民幣甚至還悄悄升了點值。
這波操作,讓不少圍觀群眾眼鏡碎了一地。
三月下旬,特朗普的調子開始有點“精神分裂”。
一會兒說愿意談談取消關稅的事兒。
一會兒又堅持那個“對等關稅”沒跑。
結果到了4月9號,美方還是把對華關稅提到了驚人的104%。
幾乎是撕破臉了。
中方同日甩出《中美經貿關系白皮書》,把話挑明,立場擺正。
這期間,特朗普的小心思,全世界都看明白了。
他老人家在社交媒體上,隔三差五就放風。
暗示中國啊,趕緊給我打個電話吧。
打過來,咱們就有臺階下了,我也可以“讓步”嘛。
這姿態,看著像是遞橄欖枝,實則是想用關稅大棒逼你在談判桌上先低頭。
這就有點像古代戰爭里的圍城。
大軍圍住城池,不急著攻,天天在城下喊話:城里的人聽著,快開門投降,饒你們不死!
主打一個心理戰,讓你自己先崩潰。
可中方的回應,斬釘截鐵。
“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這態度,讓我想起《史記》里記載的,當年楚漢相爭,項羽想靠武力逼降劉邦,劉邦就是不吃這一套,硬是扛住了。
因為劉邦知道,有時候你越是表現得軟弱,對方就越是得寸進尺。
“人有臉,樹有皮”,大國博弈,面子和里子同樣重要。
你讓我屈服于壓力來打電話求和?門兒沒有。
不僅不打,中國還反手一告。
直接把美國告到了世貿組織(WTO),說你這單邊加稅不合規矩。
還聯合了一百六十多個國家一起發聲,爭取國際道義支持。
同時,反制清單也安排上了。
精準打擊美國能源、農業這些特朗普的“票倉”地帶。
限制關鍵資源出口,制裁相關美企。
這叫“打蛇打七寸”,讓你疼在關鍵處。
這套組合拳,頗有幾分古代兵法里“圍魏救趙”的意味。
你不讓我好過,我就讓你后院起火。
時間來到4月11日。
白宮記者會成了“審判庭”。
記者們的問題像連珠炮一樣砸向發言人萊維特。
“總統既然想談,為啥不自己拿起電話打給中國?”
這問題問得太直接了,簡直是靈魂拷問。
萊維特女士顯然有點招架不住。
“是否有溝通,我無可奉告,這歸國安團隊管。”
這回答,標準的外交辭令,但記者們不買賬。
“既然沒對話,你們憑啥說中國想談?總統憑啥樂觀?”
另一個記者更狠:“我們憑啥指望盟友跟我們一起孤立中國?如果我們對朋友和對手一個樣?”
這簡直是在說:大哥,你這操作,連小弟都快看不下去了。
萊維特女士只能硬著頭皮重復:“總統就是很樂觀。”
至于盟友,她說:“你得去問那些主動聯系我們的盟友們。我們的電話響個不停。”
這話聽著,怎么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白宮堅持說自己電話被打爆,各國都離不開美國市場。
這強調自身重要性的姿態,反而顯得有點心虛。
就像一個失戀的人,拼命告訴別人自己很多人追。
特朗普為什么非要等這個電話?
這背后,可能是一種典型的“老大心態”。
覺得我是世界第一,你們都得聽我的,都得求著我。
這在商業談判里或許常見,但在國際政治,尤其面對同樣體量和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大國時,就未必管用了。
歷史上,多少強大的帝國因為傲慢和誤判,最終栽了跟頭?
古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垮掉的。
很多時候,轉折點就在于決策者能不能放下身段,實事求是。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意、國際規則、對方的決心,這些都是“水”。
你逆流而行,還指望船能穩?
中國這邊,展現出的戰略定力,也值得玩味。
不被對方的節奏帶著走,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以不變應萬變”,有時候比花哨的操作更有效。
這讓人想起圍棋里的“本手”,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根基扎實,不易出錯。
高手過招,往往不是看誰的妙手多,而是看誰的昏招少。
現在這局面,僵著了。
特朗普還在等那個可能永遠不會響起的電話。
中國在按部就班地落實反制。
雙方都在付出經濟和政治的代價。
美國國內物價漲,股市蕩,抗議聲也起來了。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貿易戰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贏家。
這場大戲,接下來怎么演?
是特朗普先扛不住壓力,找個臺階下,拿起電話?
還是雙方在僵持中,找到新的平衡點?
或者,就這么一直耗下去,直到一方內部出現更大的變數?
“世事如棋局局新”,誰也無法完全預料下一步。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靠極限施壓和等待對方先低頭來解決復雜的大國爭端,這條路,似乎越走越窄了。
“解鈴還須系鈴人”,問題是誰先動這個手,去解開這個結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