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山西省從南至北陸續進入春耕農忙時節。為切實做好今年大中型灌區服務農業灌溉供水保障工作,省水利廳認真落實全省抗旱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春澆工作,要求各級水利部門充分挖掘省級水網骨干工程調水潛力,發揮大中型灌區主力軍作用,加強管理調度,優化灌溉計劃,科學配置用水,多措并舉護航春澆灌溉,為農業生產穩定與豐收筑牢根基。
截至4月12日,全省已有128處大中型灌區開啟春灌供水,春灌累計上水約4.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402.9萬畝,其中,冬小麥灌溉用水量約2.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244.5萬畝。
汾河水庫和汾河二庫強化聯合調度,全力保證春澆供水。今年以來,汾河水庫提前進行供水設施巡查,克服蓄水量偏少等因素,制定供水方案,科學調蓄水量,保障下游灌溉用水。自2月26日起,加大汾河生態與農業灌溉泄流水量,日均下泄流量26.7m3/s,截至4月10日,上游來水總計約1.8億m3,累計供水約2.1億m3,其中汾河生態與農業灌溉水量達1.4億m3。
汾河灌區是山西最大的自流灌區,肩負著太原、晉中、呂梁3市7縣市49個鄉鎮103.97萬畝農田的灌溉重任。今年以來,汾河灌區提出搶抓早春澆機遇,利用時間換水量,以科技為支撐、以節水為核心、以水價改革為突破口,有力保障灌區適時春澆灌溉。自2月13日春澆以來,截至4月11日,灌區引水量7249.4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8.33萬畝。
昌源河灌區有效灌溉面積16.08萬畝。受益范圍包括祁縣、平遙6個鄉鎮,68個自然村。今年以來,灌區提前行動強化河道水域和清淤整治,對供水設施進行檢修維護,確保每一條渠道暢通無阻,每一臺水泵高效運轉。春灌期間,昌源河灌區密切關注水位動態變化,合理把控流量,實現“水到田頭、潤至根脈”的精準灌溉目標。
文峪河灌區設計灌溉面積51.2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49.65萬畝,受益區包括呂梁交城、文水、汾陽等6縣(市)22個鄉鎮190個村。今年春澆以來,文峪河灌區科學研判,精準施策,制定春澆灌溉用水計劃,主動對接聯動市水利部門、柏葉口水庫和文水縣政府,解決水源問題,積極服務用水戶。截至4月12日,文峪河灌區累計用水量1038.29立方米,完成灌溉面積4.29萬畝,預計5月中旬將全部完成。
大禹渡灌區控制灌溉面積54.6萬畝。今年以來,灌區早安排早介入,提前做好灌溉工作,對灌區150公里主要干、支渠的雜草、淤泥進行清理,保證渠道“暢無阻”。堅持科學灌溉,精準計量,利用灌區GIS一張圖和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灌溉時間精準、計量精準、水量精準。灌區自2月10日開機上水以來,截至4月12日,累計提水2296萬立方米,灌溉30.6萬畝糧食作物,完成首輪保糧抗旱灌溉任務,第二輪灌溉正在進行中。
夾馬口灌區灌溉面積101.11萬畝。近年來,灌區聚焦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灌區增效的“三增目標”,建設惠民、節水、數字、生態“四型灌區”,持續在工程建設上增實力、在供水服務上練內力、在守正創新上激活力、在水費收益上挖潛力、在灌區治理上提能力。2月5日啟動春灌首輪供水,截至4月12日,夾馬口灌區吳王水源站累計運行52天,累計提水量5127.62萬立方米,超去年同期提水量2185.88萬立方米,灌溉農田70.48萬畝次,為打好全年糧食穩產豐收主動仗提供了堅強水保障。
尊村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66萬畝,受益范圍惠及永濟、臨猗等五縣(市、區)38個鄉(鎮)596個行政村。今年以來,灌區及早對設施設備進行維修保養,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確保運行萬無一失,讓水流一路暢行。灌區于2月3日在全市引黃灌區中率先開始春澆灌溉,截至4月12日,已累計提引黃河水4295.38萬立方米,其中農業提水3575.02萬立方米,灌溉農田49.01萬畝,讓農田及時喝足“豐產水”。
文 / 李東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