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對話式編程崛起
繼對話、文本、圖片、視頻之后,AI大模型們終在2025年找到了自己的舒適空間——編程!
今年以來,AI大模型的技術突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編程領域,OpenAI的Codex、Meta的Llama系列、DeepSeek-R1等模型,已能通過自然語言指令生成高效代碼,甚至獨立完成復雜模塊開發。
Codex一類工具通過對話即可實現編程
GitHub開發者報告顯示,2024年AI代碼生成工具使用率已達67%,基礎編碼崗位需求同比下降23%。在北大計算機實驗室,AI不僅能完成Java/C++基礎代碼編寫,還能自動修正語法錯誤、優化算法結構,傳統“人肉編碼”的工作模式正在失效。
只不過對于大眾而言,Cursor一類深耕AI編程賽道的平臺雖然厲害,但相對專業的操作流程多少有些讓大眾有些疏離,直至百度秒噠、字節豆包等AI大模型實現“對話式”編程體驗,才真的讓0基礎小白也能打造專屬程序。這類“對話式”AI編程應用主打低門檻,用戶僅需通過自然語言描述需求,即可自動生成完整功能代碼,通過多智能體協作讓創意落地。
對于已經習慣“幫我生成一幅賽博朋克重慶海報”的普通AI用戶而言,編程真能如此簡單?
02
驚喜,一句話打造定制游戲
國內AI大模型早在去年就開始布局“對話式”編程應用,只不過那時候AI大模型雖然能按照用戶指令實現編程應用,但呈現給用戶的內容依舊是程序代碼,用戶需要自行拷貝出來,放到相應的編程平臺才能測試并生成結果。
早期“對話式”AI編程輸出內容為代碼
這樣的輸出結果雖然能讓用戶產生“不明覺厲”的感覺,可問題是大眾更多時候依舊是觀眾而非編程的參與者,畢竟從算法設計到前端UI乃至后臺數據庫,這復雜的流程哪里是一個0基礎小白能單獨弄明白的,直至秒噠和豆包編程的出現,讓“普通人+自然語言”成為可能。
豆包目前是將“AI編程”整合到整個豆包平臺中,進入豆包平臺首界面后,點擊左側工具欄中的“AI編程”按鈕,即可切換到AI編程界面,而秒噠則是有自己的獨立網站,好在兩者均可用PC瀏覽器直接訪問,進一步降低了體驗門檻。這里我們輸入“幫我寫一個針對小學五年級英語單詞記背的消消樂游戲”的口語化指令,測試兩個AI編程平臺的反應。
豆包AI編程制作的單詞消消樂
百度秒噠制作的單詞消消樂
顯然,兩個平臺對于模糊指令的理解相當到位,雖然呈現形式略有不同,但都能用游戲的方式幫助孩子記背單詞。不過在界面上,秒噠只提供了PC/手機兩種UI模式的轉換,并未像豆包AI編程一樣分代碼/預覽兩塊呈現編程效果。
當然,對于大眾而言,基本也不會去了解代碼或從代碼來修改小游戲。而完成作品生成后,豆包AI編程可以選擇下載或分享,通過豆包的超鏈接將該程序分享給朋友。
如果說自然語言讓“對話式”AI編程實現結果輸出已經讓人很驚喜了,更驚喜的是豆包AI編程和百度秒噠均支持多輪對話,通過“將該游戲上色”“增加卡通元素”等指令,兩個平臺均能根據用戶要求不斷修改游戲細節元素,高效且面對各種修改、重寫一點都不發脾氣的程序員,足以讓人驚喜。
03
多元體驗,打造H5界面
小游戲之外,H5程序也是非常有趣的體驗,這里嘗試輸入“2025年5月20日,壹零社先生和柳如煙小姐要在重慶渝中區兩江麗景酒店4樓長江廳結婚,請幫我寫一個H5的邀請函”的指令,但是故意不給AI圖片元素,看其能否自由發揮。
從測試結果看,百度秒噠絕對是驚喜不斷,對于模糊指令,它首先會進行一輪解讀,其會完整地通過文字展現婚禮基本信息和邀請函設計思路,尤其是在設計思路中,會對風格色調、背景音樂、交互設計等細節都會清楚地展現在同用戶的對話中,我們可以在了解的同時對不滿意的細節進行反復修改,完成后讓AI直接幫我們生成H5邀請函。
各種元素齊全的邀請函
這里讓筆者驚訝的是H5內容界面中除了圖文,AI更自主嵌入了音樂,同時內置了簽到、導航等元素,除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實用性外,對于多個內容應用的調用和融合的確讓我們看到了定制化應用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可能性。不過遺憾的是測試中豆包AI編程呈現的邀請函始終缺少圖片,這多少有些遺憾。
事實上,除小游戲和H5邀請版/報名表外,“對話式”AI編程更夸張的是可以搭建個人博客網站或者商品網站,這部分應用的深挖,相信也會讓大家感到驚喜。
04
點評
輔助而非替代,開啟多智體協作時代
當前AI大模型的核心定位是 “智能助手” 而非“替代者”。業內人士介紹AI代碼生成的平均正確率并不高,且缺乏邏輯推理能力,生成的代碼仍需人工審核與調試。
OpenAI Codex等工具雖能快速生成代碼片段,但其本質仍是對現有開源代碼的模仿與重組,無法獨立完成復雜業務邏輯的設計,AI大模型更多是幫助程序員從自動補全、代碼審查等重復性勞動中解放,而非直接取代崗位。
而對于AI領域本身而言,對話式AI編程本身是一個多智能體協作工具,當開發者輸入“構建電商推薦系統”的需求時,后臺智能體集群開始協同工作:架構智能體生成微服務框架,算法智能體調取協同過濾模型,安全智能體植入防護機制。這種分工不是簡單的功能疊加,而是通過知識蒸餾形成的有機協作網絡。看遠一些,多智體協作何嘗不是在重新定義生產力邊界。
《電腦報》青少年月刊有獎調查
你是不是也對AI的酷炫功能充滿好奇?想用代碼召喚屬于自己的機器人?只需花3分鐘完成這份問卷,即有機會獲得《電腦報》及新刊物訂閱、未來人類32GB定制U盤等豐富獎品!!!
掃描二維碼填寫問卷
微信訂閱
歡迎通過郵局渠道訂閱2025年《電腦報》
郵發代號:77-19
單價:8元,年價:400元
編輯|張毅
主編|黎坤
總編輯|吳新
爆料聯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圖文、視頻記錄科技互聯網新鮮事、電商生活、云計算、ICT領域、消費電子,商業故事。《中國知網》每周全文收錄;中國科技報刊100強;2021年微博百萬粉絲俱樂部成員;2022年抖音優質科技內容創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