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成頂流旅游城市,被擠爆的背后真相,這三點缺一不可!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節(jié)假期,洛陽迎來了329萬人次的旅游量,收入更是高達了27億元,成為為數(shù)不多在一眾一線城市脫穎而出的三線城市。
洛陽這個低調(diào)的古都開始變成了網(wǎng)友們打卡的熱門城市,而洛陽之所以爆火,其實與其背后的3大原因是離不開。
1.
第一自然是歷史文化。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歷史文化厚重。
但只有歷史文化是不行的,還要與旅游景點相結(jié)合。
像洛陽有龍門石窟它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從北魏到唐代石窟就有2000多個,佛像有10萬余尊,還有隋唐洛陽城,白馬寺等旅游景點。
但是只有景點,只有歷史文化還不行,洛陽做了一個改變,那就是創(chuàng)新。
比如說龍門石窟,這里大家以往都是白天去觀看石窟,而這兩年洛陽更是使用了AI、數(shù)字文博、3D投影秀等多項技術(shù),再加上與數(shù)字武則天形象相結(jié)合,使得逛龍門石窟也增加了趣味。
而洛陽在文化底蘊與歷史資源相互結(jié)合創(chuàng)新這一塊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
比如說應天門復建與天堂明堂、九州池共同形成了隋唐宮城區(qū),這就讓大家真正的感受到了歷史,而不是那么枯燥乏味的歷史。
甚至有網(wǎng)友說在其他地方穿漢服有一些違和感,但是來到了洛陽就不一樣,這里隨處可見的都是漢服小姐姐,隨處可見的都是騎著高頭大馬行走在馬路上,仿佛那個盛唐就在眼下,仿佛現(xiàn)代人生活在盛唐那種場景之下。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洛陽博物館現(xiàn)在都采用了數(shù)字化展示,讓文物活了起來,大家更有參與性。諸如此類,多之又多!
2.
第二個,那就是洛陽的旅游景點。
提起洛陽,大家想到的無非就是龍門石窟、白馬寺或者是洛陽牡丹。
但其實,洛陽可不止這么多旅游的景點。
洛陽有什么景點呢?
玩的有邑古城,九州池,應天門,牡丹園,麗景門,黃河小浪底,洛浦公園,周山森林公園,隋唐遺址公園,牡丹閣,關(guān)林廟,萬安山。
博物館有洛陽博物館,二里頭夏都博物館,大運河博物館,古墓博物館,漢魏故城,天子駕六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定鼎門博物館。
吃的有,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豆腐湯,胡辣湯,紅薯面條,牡丹燕菜,連湯肉片,顧縣肉盒,漿面條,糊涂面,新安縣燙面角,小街鍋貼。
而且洛陽的牡丹也是獨一無二的。
比如說王城公園,百年古牡丹就有2000多種,而國家牡丹園更是全球最大的牡丹基因庫,還有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以及洛陽的綠化帶里全都是牡丹。
所以每到4月,甚至一直到了5月,都會吸引全國各地的網(wǎng)友來拍照打卡。
3.
然而,不管是歷史文化也好,還是旅游景點也好。
而在我看來還有一個爆火的原因,那就是洛陽本地人的真誠。
就像清明節(jié)的時候,洛陽本地人壓根兒就不用發(fā)起口頭協(xié)議。
因為他們也會自覺的把車位讓給外地車,把就餐的機會讓給游客,甚至他們不去龍門石窟,不去王城公園,就是怕給大家添堵,把方便留給游客。
很多網(wǎng)友說回想起來,已經(jīng)20年沒有去過王城公園了,因為他知道,每年這個時候,全國各地的網(wǎng)友都來洛陽看牡丹,為了方便大家,他就在自己家門口看那兩朵牡丹就行了,把方便留給外地人。
也有的人說晚上出去吃個飯就匆匆的回家了,但當看到大街上有那么多游客,當看到王城公園等地方有很多游客拍照打卡,他滿心歡喜,覺得這個古都被大家看到了,覺得這個古都終于迎來了他應該有的生機勃勃,所以他們把方便讓給了外地人。
甚至當網(wǎng)友們爭論究竟是哪里的牡丹好看的時候,洛陽人也說,同樣都是牡丹,不管是哪里的,只要你喜歡,它都是最好的,也沒有必要非要來洛陽看,只要喜歡,去哪都行。
可以說低調(diào)的洛陽古都現(xiàn)在迎來了煥然一新的局面,洛陽本地人也很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不好了,而這種真誠更是讓人動容,所以更愿意去洛陽游玩了。
希望這個古都一直長虹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