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共和國位于非洲西南部,人口約2881萬(2016年),超過半數人信仰基督教。安哥拉在非洲的經濟潛力相對比較高,將來很有可能成為非洲最富裕的一個國家。作為葡萄牙曾經的屬地,其有“非洲的巴西”之稱。
2013 年11月24日,安哥拉一勞永逸地廢除了伊斯蘭教。安哥拉總統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強硬表示:“至于有哪些人、在哪些方面受到了伊斯蘭教的影響,為何要禁止伊斯蘭教,這無需解釋。”
安哥拉反伊斯蘭人士將不再支持憲法中的國民宗教自由權利,這個非洲國家已禁止伊斯蘭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穆斯林采取如此強硬立場的國家。安哥拉首都盧安達市長本托本托稱,這個國家不歡迎那些“激進”的穆斯林分子,安哥拉政府也不會將清真寺或其他穆斯林朝拜的場所合法化。
安哥拉的伊斯蘭教禁令發布后,該國僅有的幾個有宣禮塔的清真寺被陸續摧毀。除了摧毀全國的清真寺,頭戴傳統面紗的婦女也成為針對的目標。一名婦女因為戴面紗而在羅安達的醫院遭攻擊,另一名年輕伊斯蘭教女子也因為戴面紗而被毆打,并叫她離開這個國家,導致所有伊斯蘭教婦女都害怕戴上面紗出行。如果伊斯蘭教徒試圖表達憤怒,他們將會在第二天被解押出境。
在安哥拉1900萬(2013年統計)人口中,只有1%信奉伊斯蘭教。但該國穆斯林不僅經常跟基督徒爆發沖突,而且到處制造事端。因此,安哥拉這一舉措將徹底消滅其國內的伊斯蘭教,和其所帶來的暴亂。
但是,這一“不人道”的行為怎能少得了國際人權組織來湊熱鬧,如國際穆斯林學者聯盟(IUMS)立刻發表聲明說:“聯盟敦促安哥拉當局放棄這個不公正的決定,寬容對待和平的穆斯林少數民族,而不是將伊斯蘭教與恐怖主義混為一談”。但如今連三歲小孩都知道這只是穆斯林賣給我們或希望我們相信的眾多謊言之一,這樣他們就可以宣傳戰爭,無休止的殺戮,征服這些地區。
伊斯蘭教傳播的伎倆主要是“屠刀弘法、胎盤傳教、叛教者死”,其實當今世界上只有低等野蠻的民族才將其奉為自己的信仰如果你開始對它進行討論,或與圣訓的觀點不同,那就意味著你是個卡費樂,應該被處死并下地獄的。全世界的大部分戰爭、沖突、恐怖活動都和伊斯蘭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當前,伊斯蘭教與社會的沖突,已經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激烈,成為了社會矚目的問題,使得大家都憂心忡忡。
法國和德國頻繁發生伊斯蘭恐怖分子的襲擊。而整個歐洲的民主國家對此根本無能為力,而這一切都似乎是以德國女總理默克爾為首的白左們對穆斯林綏靖政策飲鳩止渴的咎由自取。為什么特朗普與默克爾見面時一再拒絕與她握手?特朗普稱默克爾對歐洲犯下了災難性錯誤。無論歐洲國家如何解決穆斯林化的問題,歐洲的未來都極不樂觀。
歐洲對伊斯蘭一味遷就、軟弱、退縮、割肉喂狼,只會導致伊斯蘭極端主義一次次嘗到甜頭,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最后導致我們用自己的核心利益來和穆斯林交換,否則就是“政治不正確”,即放任穆斯林一步步蠶食,慢慢將整個國家伊斯蘭化。我們還是應該向以色列學習,對于伊斯蘭的恐怖分子,他們最懂的是以色列的語言,那就是凡有恐襲發生,以色列高效的情報機構一定有仇必報,哪怕兇手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他,獵殺他,還包括恐怖分子的上司,下線,后援,只要找得到,格殺無論。以色列公然在全世界的攝像機面前,用導彈把中東穆斯林的精神導師亞辛炸得粉身碎骨,至此針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幾近絕跡。這是伊斯蘭恐怖分子唯一能聽懂的語言。
但樂觀的一面是,在世界范圍內,大家都受到伊斯蘭問題的困擾。美國是伊斯蘭世界的頭號敵人;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存在分裂勢力;法國、德國、英國等西歐國家的伊斯蘭化……因此,世界輿論也在逐漸轉變中。美國出兵打擊塔利班;俄羅斯打擊車臣分裂勢力;最重要的還是在西歐,出現了保衛世俗文明的呼聲。比如法國右翼領導人就要求學校不得為穆斯林開設清真食堂等。
未來將會陸續有國家無法忍受,就像安哥拉一樣勇敢,跳出來全面取締伊斯蘭教,我們就可以跟上這個潮流解決問題,這一天我相信并不遙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