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上海黃浦區陳老板經營的日料店開業僅數日,便遭遇一場離奇敲詐。一名自稱顧客的男子以“吃到毛發”為由索要高額賠償,陳老板為息事寧人轉賬兩筆款項后,卻發現對方竟冒用附近同行店主身份繼續勒索。警方介入調查后,牽出一個橫跨全國的敲詐團伙。
資料圖 圖據視覺中國
民警對多起案件涉及的所有收款碼的資金流水分析發現,這些收款人在收到錢后,都會在很短時間里全部轉賬給微信賬號的實名認證人——年僅22歲的柳某。
該嫌疑人無正當職業,利用點評平臺公開的消費憑證和身份信息,偽裝成真實顧客實施敲詐。
其作案模式呈現三大特征:一是精準鎖定一線城市的高價餐廳;二是通過社交軟件偽造“差評證據鏈”;三是利用他人收款碼分散資金流向,最終匯總至自己賬戶。
警方串并全國15起同類案件發現,柳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點評平臺用戶上傳的消費憑證,再冒充顧客聯系商家威脅差評。其資金流向顯示,多名無辜商戶因“好心出借收款碼”成為共犯。
2025年1月,柳某在云南落網,而另外多名提供收款碼的涉案人員也被警方順利找到。目前,犯罪嫌疑人柳某因涉嫌敲詐勒索罪,已被黃浦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
(來源:新民晚報、案件聚焦、警民直通車-上海)
編輯 陳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