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藝界,要說最具爭議人物就屬相聲演員楊議老師了!
自從去年“七月風波”后,又上演海河“耍猴”、天津德云社門口“砸 缸”等等是非,支持他的熱捧,嘲諷的人爆料各種不為人知的人性另一面。
最近炒的最火的就是他拜師侯寶林大師這個事情。在相聲界圈內,楊議雖然在這個行業締造了幾十年功底,論水平和成就獲獎無數,家喻戶曉!但奈何缺個名分,被人稱之“海清”。
眼看著直奔七十的人了“黃土埋到了腰”。在這有生之年幸好遇到了二哥侯耀華,決心幫助楊議完成拜師的心愿。去年冬天,侯耀華前往石家莊,拜訪了侯寶林的大徒弟李如剛,一同商討楊議拜師之事 。隨后,他們又前往侯寶林的墓地,侯耀華莊重地向父親介紹楊議,讓楊議訴說心愿。
楊議隨即跪在墓前,從兜里掏出寫滿字的紙,眼含熱淚、語帶哽咽地傾訴著自兒時起對侯寶林大師的崇拜與敬仰,提及自己 31 年來從未改變的拜師之心,懇請大師泉下有知成全自己。說完,他長跪叩首。
就此兩人對著直播鏡頭,宣布“拜師成功”。然而此舉驚動了曲藝界其他大師,有網友認為侯寶林已去世 30 多年,侯耀華執意要替父親再收楊議為徒不太妥當,諷刺挖苦侯耀華 “收貂賣父”、楊議 “開 棺 拜 師” 等。還有相聲作家、相聲教育家馬貴榮也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如果沒有七月風波,楊議拜侯大師沒人會說三道四,但現在有了七月風波再拜師,摻雜了太多利益關系,是對侯大師的一種褻瀆。
苗阜還在個人社交圈內聲明“師勝杰先生是侯寶林先生的關門弟子”。在相聲界,拜師可是一件極具分量的大事,有著深厚的傳統和嚴格的規矩。師承體系就如同一張緊密的大網,將相聲藝人串聯起來,明確著輩分與傳承。楊議與侯耀華如此“敷衍”一時間在網上眾說紛紜。
大眾認為拜師中“擺枝”最為關鍵,相聲行業傳統的拜師講究 “引保代” 三師作證,引師負責引薦,保師擔保品行,代師代表師傅接收。在楊議拜師一事中,原定引師賈冀光之子賈侖明確表態 “父親不會參與”,致使儀式合法性遭受質疑;而保師和代師人選也難產,侯耀華雖試圖拉攏李伯祥等元老站臺,可多數人避而不談 ,使得這一關鍵環節無法繼續。
所以“楊議擺枝”的話題,幾乎侯耀華每次直播都會被重點關注。侯耀華認為傳統的 “擺枝” 儀式已沒那么重要,拋出驚人觀點:“擺知實際上是廣告,幾十萬網友都知道了,還需要擺知嗎?” 過去擺知講究引保代三師俱全,可如今能湊齊這樣條件的人已寥寥無幾,找 80 多歲的老人來參與,萬一出事誰都擔不起責任。
而在昨天的直播中,他還回憶起早年受父親侯寶林派遣,每周前往天津觀看馬三立先生演出的經歷。并解釋說:“父親并不提倡擺枝繁俗,更希望擺謝師宴”。言而總之,楊議拜師“擺枝”這個事情“可有可無”關鍵是內心真實想法。
在看到二哥侯耀華的說辭后,楊議昨晚直播直呼:“高興,非常地高興”感謝二哥,暗諷曾笑話他“被二哥帶到溝的人”怎么可能害自已。直夸:“二爺不怕得罪任何人,不斷任何人碗”。
此前,在清明前夕,楊議前往侯寶林大師墓園祭奠。侯耀華直播稱收楊議是為多一個掃墓人。此次楊議踐行承諾,他不僅在侯寶林墓前獻上鮮花、擦拭照片,還到侯耀文雕像前鞠躬緬懷。楊議終入侯門,用行動詮釋了尊師重道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