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MediaTek天璣開發者大會2025于深圳舉行,本屆主題“AI隨芯,應用無界”聚焦生成式AI技術與移動端GPU優化的深度融合。在手游場景愈發復雜化、算力密度與功耗管理雙重承壓的背景下,聯發科重磅推出集成AI模型推理、能效調控與圖形渲染加速能力的新一代旗艦芯片天璣9400+,并配套發布面向游戲與AI雙場景的開發套件,包括升級版天璣星速引擎及首次發布的Dimensity Profiler調試平臺,實現GPU調優與AI體驗一體化提升。
過去一年,移動游戲“卷精品”已經不是趨勢,而是新常態。從《黑神話:悟空》斬獲TGA大獎,到《絕區零》《鳴潮》等作品接連獲得提名,精品化背后是玩家體驗標準的全面拔高——高幀率、高畫質、低功耗成了新三大剛需。為此,聯發科也在MDDC上拋出了一整套“硬核回答”:以芯為基、工具為橋、游戲技術為驅動、AI為靈魂,搭建起覆蓋開發、調優到玩法設計的技術生態,讓游戲體驗從量變跨入質變時代。
天璣9400+,T0級游戲體驗的“超級引擎”
要打動挑剔的玩家,僅靠某一項性能的拉滿遠遠不夠。真正能帶來沉浸感的,是一整套平臺級的系統協同能力。在生成式AI走入終端的當下,玩家對交互性、響應速度、畫質細節的期待正同步拉升,也催生出行業對“T0級游戲體驗”的共識——高流暢、高畫質、低功耗、強交互,缺一不可。
聯發科圍繞這個共識,打造了天璣平臺的全鏈路能力體系。而其中,天璣9400+等旗艦芯片無疑是整個體系的核心算力引擎:AI性能較前代提升25%、推理解碼能力增強20%,輕松托起通用AI運算和端側大模型的需求;這顆天璣旗艦芯片的圖形方面繼續扛起安卓GPU之王的大旗,在天璣星速引擎游戲技術的加持下,帶給玩家“滿幀一條線、功耗一路降”的超爽體驗。
Dimensity Profiler,游戲分析工具年度黑馬
游戲體驗做到T0,面相開發的分析必須一步到位。但現實是,Android平臺上一直缺少一款能覆蓋CPU、GPU、NPU、內存乃至系統底層的一站式、智能化分析工具。開發者們時常陷入“性能調度難調、性能問題難找、性能瓶頸難控、渲染異常難查”的四大“玄學”困境——調著調著,就像“盲人摸象”手忙腳亂,費時費力。為了解決游戲“程序猿”圈子長期的痛點,聯發科帶來了系統全性能一站式分析工具 Dimensity Profiler,為游戲分析提供更專業、更高效的最優解。
這款工具覆蓋了最關鍵性能維度,提供了微秒級的 CPU/GPU 函數調度 Trace,幫助開發者精準鎖定卡頓的“元兇”。面對偶發性問題,它還支持智能標記掉幀、內存占用飆升等異常,并自動保存CPU/GPU堆棧與幀信息,大大節省人工復現環節。
不僅如此,Dimensity Profiler 還能應對溫控帶來的性能波動,支持溫度墻檢測、負載百分比可視化,調游戲負載設計、穩性能收放,手拿把捏。而面對渲染異常排查,“AI鷹眼”功能可以智能鎖定異常幀,輕松識別、精準定位,畫面異常問題無處遁形。
更貼心的是,Dimensity Profiler還能無縫接入現有自動化測試流程,開發者可根據實際需求自由“拼積木”式組合功能模塊,壤自動化測試系統輕松快速接入 Dimensity Profiler這個“高效神器”,游戲程序猿狂喜。
星速引擎全面進化,選天璣更盡興
憑借多年在芯片調控與圖形渲染上的技術積累,聯發科也在不斷提升游戲黑科技。今年,星速引擎迎來全維升級,圍繞“全星流暢、全星速度、全星沉浸”三大路徑,釋放天璣平臺在游戲場景下體驗上限。
比如在“流暢”這條路線上,高幀率和低功耗的“魚與熊掌”難題終于有了解法。聯發科新一代天璣倍幀技術,借助 True Motion Map Search 硬件級算法,可在原生30幀基礎上實現60幀絲滑體驗;相比直接跑原生60幀,功耗最高可降48%。更妙的是,UI界面獨立渲染,結合運動矢量調適,大幅減少鬼影、UI變形等畫面問題。目前,《逆水寒手游》《無限暖暖》等游戲已率先接入,玩家可以期待后續版本上線了。
再比如在“速度”方面,星速引擎的自適應調控技術已經被多款重載游戲實裝。它通過讓游戲與芯片底層實時“對話”,動態調配算力資源,做到“滿幀一條線,功耗一路降”,這波操作,不止開發者點贊,玩家也真切感受到了更穩的長時間暢玩體驗。
這套技術還在不斷向更廣泛的生態拓展。目前,聯發科已與 谷歌展開深度合作,推動將自適應調控的核心能力引入 Android 動態性能框架,預計在6月即將發布的 Android 新版本中正式上線,邁出從平臺特性到行業標準的重要一步。比如在《王者榮耀國際版》中,搭載該框架后實現了長時間120幀滿幀同時,功耗降低18%,真正讓玩家久玩不“熱”。
而說到“沉浸”,聯發科很在行。自2022年首發移動端硬件光追方案以來,聯發科一路從支持60幀,到如今率先突破90幀光追,持續拓寬手機光影表現的邊界。在與《暗區突圍》的合作中,仿生細節再次突破,達到了PC級的骨骼模型效果,將動態光影延伸至人物和環境之間的每一個細節,為玩家帶來“如影隨形”的真實沉浸感。
游戲 × AI:構建“更互動”的次世代玩法
當畫質、幀率、能效都拉滿之后,玩家還想要什么?答案必然藏在AI身上。大模型進入游戲世界的呼聲越來越高,但要真正把AI從“輔助能力”升級為“核心玩法”,仍是一道系統級難題——高資源占用、高推理功耗、高算力門檻,每一項都讓移動平臺倍感壓力。
要想讓“AI游戲”不只是概念,底層就必須先打牢。聯發科圍繞天璣平臺,構建了一套面向AI融合的落地路徑:以旗艦芯片硬件為底座,通過星速引擎與 Dimensity Profiler 的組合,實現高效的算力調度與性能釋放;再疊加天璣AI開發套件2.0與 Neuron Studio 工具鏈,對大模型進行結構壓縮與推理優化,把推理、部署效率提上去,讓AI真正“住得進”手機。
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正在逐步變成真實可玩的體驗。在《王者榮耀》中,聯發科技攜手王者榮耀、騰訊游戲語音團隊,首發端側AI實時語音轉文字功能,使端側語音轉換速度較云端提升45%,做到“語歇字到,指令即發”;而在《永劫無間手游》中,聯發科攜手網易伏羲實驗室,將大模型端側落地,玩家一句語音就能讓NPC即時響應、戰斗配合、陪伴動作,一個真正“能交流、會協作”的AI搭子誕生了。
隨著AI在玩法設計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聯發科正用軟硬協同的全鏈路開發體系,把“AI+游戲”的想象一步步變成現實,為移動游戲行業打開一個通往AI時代的新入口。
技術之上,是生態的躍遷
當AI正式走進游戲玩法、體驗,技術閉環之外,更大的進化也隨之開啟——那就是生態的躍遷。從芯片性能突破,開發、分析、調優工具革新,到AI深度融合與光追等先進技術落地,聯發科正用一整套系統化能力,推動移動游戲體驗跨入次時代。
在 MDDC 2025 上,游戲無疑是天璣AI能力最具張力的落地場景。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這里成為“真體驗”。如今,從《王者榮耀》《永劫無間》,到《暗區突圍》《無限暖暖》《逆水寒》《鳴潮》……眾多頂流移動游戲已與天璣平臺展開深度合作,組成一套真正意義上的“天璣游戲全明星生態”。而支撐這背后的,是聯發科在芯片、技術、開發工具、生態四大層面的全鏈路協同,為開發者打通從研發、性能調優到玩法構建的每一個關鍵節點。
天璣9400+憑借其NPU+GPU協同架構提升了AI負載下的圖形渲染效率,而星速引擎則在畫質一致性與幀率穩定性間構建出更靈活的動態平衡機制。Dimensity Profiler的加入使開發者首次可以實現端側性能指標的實時量化與動態調試,為高幀率場景提供精準支撐。聯發科通過構建芯片-工具-調優三位一體的游戲體驗底層,釋放了端側AI能力在游戲場景中的結構性價值,為手游性能體系帶來平臺級再定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