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幼兒園保安為孩子打造摩天輪”的短視頻火爆出圈,帶我們認識了“玩具爺爺”朱國良。一年時間過去,已經(jīng)退休的朱師傅又憋了一個大作。這次他自制了什么玩具?又藏著哪些“花頭經(jīng)”?
在星光幼兒園荷畔園區(qū)一角,不少幼兒園小朋友圍著一個“航天火箭”蹦蹦跳跳。記者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每個人腳下都“藏”著一個充氣泵。9位小朋友手扶防護欄,利用身體的重量不停踩下充氣泵,還有1位老師一起用手打氣。
“一、二,踩!”“再加把勁!”……在此起彼伏的加油聲中,大家齊心協(xié)力令航天火箭“飛”上了天空。當火箭升到約5米高時,下方的噴泉便瞬間噴出水流,小朋友們不約而同地“哇”出聲。梅詩穎將手伸向水流處,笑得合不攏嘴:“太好玩了!像水上樂園一樣。”大約2分鐘后,火箭微微下降,噴泉也停了下來,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再次踩起充氣泵,歡笑聲回蕩在春和景明的陽光下。
為什么火箭升高后能自動噴泉?這是因為朱國良在航天火箭頂部裝了一個越位開關(guān),火箭升高到一定高度便會觸發(fā)開關(guān),啟動噴泉。當氣體慢慢被排出后,火箭高度下降,噴泉便也停止了。
這一原理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從管道鋪設(shè)到注水閥門,從充氣速度到噴泉高度,航天火箭的每處細節(jié)都必須嚴絲合縫,同時兼顧趣味性和安全性,光是充氣泵就拆掉重做了一兩次。
“因為沒有其他可以參考的東西,前期設(shè)計花了很長時間,我自己邊琢磨邊畫圖。”朱國良退休后在幼兒園的日子少了很多,但一找到時間就會往這兒跑。他有時候來做一天,有時候來做半天,有時候來做一兩個小時,前前后后跑了幾十次,花了約五個月時間,終于趕在春天里把火箭完工了。
雖然在戶外做玩具的時候,朱國良有時候會經(jīng)歷汗水直流的酷暑,有時候手可能被冷風吹得發(fā)僵,但他總是說:“看到孩子們玩得開心,我是第一個高興!”
自2018年來到星光幼兒園做保安,到2023年底滿55周歲退休,朱國良在不同園區(qū)留下了四款“大玩具”——
第一件作品“荷花噴泉”,在精致詩意的同時,對孩子們的安全保護也很到位。在“水循環(huán)自行車”中,蘊含著變廢為寶的綠色理念。去年火爆出圈的“摩天輪”則寓意著團結(jié)就是力量,一個班級的小伙伴們一起玩才能讓摩天輪轉(zhuǎn)起來。在玩退休大作“旋轉(zhuǎn)木馬”時,有人在中心騎腳踏車,有人在外圍推著欄桿。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各自有光就能彼此明亮”,這也是星光幼兒園的辦園理念。
如今在第五件作品航天火箭中,朱國良也藏進了自己的巧心思。“希望在孩子心中種下一個航天夢!”他邊說邊靦腆地笑了。在朱國良心中,哪怕只有1%的孩子能有所啟發(fā),都是他最大的成功。
在星光幼教集團黨支部書記、園長周月芳看來,朱國良帶給她太多“哇”時刻。“朱師傅的作品不僅是有趣、好玩,而且將我們寓教于樂的課程設(shè)計理念融會貫通。”她指著幼兒園文化墻說,“他讓這面墻上的理念都鮮活了起來。如今朱師傅不僅是小朋友們喜歡的'玩具爺爺',更是幼兒園星·暖文化被看見的一個典型。”
得益于星光幼兒園“開園第一課”的教學理念傳達,可以說園內(nèi)每位職工都是“寶藏老師”。比如清潔阿姨擦玻璃時會用噴壺噴出水珠子,引來托班小朋友好奇的觀察,然后在玻璃內(nèi)側(cè)一起噴水、擦拭。又或是小朋友會做好每層樓的小小快遞員,和保安師傅一起完成派發(fā)快遞的任務(wù)。
“星·暖文化,'星'是每一日都會有生長,'暖'是每一天都有愛。每個人內(nèi)心對小朋友們的愛與專注,形成了彼此間情感的紐帶。大家在愛中共同成長。”周月芳解釋道。
如今,雖然朱國良已經(jīng)退休,但是他的大玩具會一直陪伴著孩子們。在星光幼兒園,許許多多與他一樣的普通職工,將一同為孩子的成長灑下星光。
謝謝你,
玩具爺爺!
來源:臨平區(qū)融媒體中心 杭州發(fā)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