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你知道哪些人是肝硬化的 “偏愛” 人群嗎?快來看看你是否在其中吧。
1.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是導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在肝細胞內持續復制,會引起肝臟的炎癥反應,長期反復的炎癥刺激會逐漸導致肝細胞壞死、纖維組織增生,最終發展為肝硬化。據統計,慢性乙肝患者如果不進行規范治療,約有 20% - 30% 會在 5 - 10 年內發展為肝硬化;慢性丙肝患者進展為肝硬化的比例也較高,在 20 年左右的病程中,約有 10% - 20% 的患者會發展為肝硬化。
2.長期大量飲酒者
酒精對肝臟有直接的毒性作用。飲酒后,酒精在肝臟中代謝,會產生乙醛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會損傷肝細胞,引起肝細胞脂肪變性、壞死和炎癥反應。長期大量飲酒,肝臟反復受到損傷,就容易導致肝硬化。一般來說,男性每天飲酒量超過 40 克,女性每天飲酒量超過 20 克,持續 5 年以上,就會增加肝硬化的發病風險。如果每天飲酒量超過 80 克,持續 10 年以上,發生肝硬化的可能性會顯著增加。
3.肥胖及代謝綜合征患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及代謝綜合征的發病率日益增加。肥胖者體內脂肪過多,會在肝臟中堆積,形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如果不加以控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會逐漸進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進而發展為肝硬化。代謝綜合征患者往往伴有胰島素抵抗、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這些因素也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增加肝硬化的發生風險。有研究表明,肥胖人群中約有 10% - 20% 會發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中一部分患者會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
4.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于機體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肝臟細胞或膽管細胞,導致肝臟炎癥和損傷。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長期的炎癥會引起肝臟纖維化,最終發展為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與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好發于女性。這類患者通常需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藥物來控制病情,以延緩肝硬化的進展。
如果你屬于以上人群,一定要高度重視自己的肝臟健康,定期進行體檢,包括肝功能檢查、肝臟超聲等,以便早期發現肝硬化的跡象,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對于預防肝硬化的發生和發展也非常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