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忠告:大阪世博,千萬別去。5國館沒建好、寄存行李500元,日本人居然不收現金?
盼星星盼月亮的大阪世博會今天總算開幕了,結果首日就上演“大型社死現場”——印度、智利等5國展館還在趕工刷漆,全場不收現金逼瘋大爺大媽,暴雨天漏雨漏成水簾洞,連德國游客都吐槽“排隊3小時逛1個館”。這屆被吹上天的“令和世博”,怕不是來搞笑的吧?
一、基建翻車篇:5國館沒建好,印度館還在打地基?
前天還說有十幾個國家館沒完工,今天硬趕工到只剩5個“吊車尾”——印度館現場還堆著腳手架,尼泊爾館外墻涂料沒刷完,越南館門口堆著裝修材料,連智利館都在掛“施工中”的牌子。最絕的是文萊館,遠遠望去像是被塑料布裹成了“粽子”,工作人員拿著電鉆瘋狂趕工,火花四濺看得人直擔心會不會漏電。
日本網友吐槽:“工匠精神呢?這怕不是‘臨時工精神’吧?”更有人翻出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紙板床”黑歷史:“果然日本辦大型活動,翻車永遠不會缺席。”
二、支付魔幻篇:日本人居然說“不收現金”?大爺大媽當場懵圈
最讓人震驚的是——整個會場拒絕現金支付!無論是買水、吃飯還是寄存行李,都只能用信用卡或電子支付。要知道日本和我們不一樣,那可是出了名的“現金大國”,70歲以上老人60%至今習慣用現金,這下可好,大爺大媽們攥著日元在攤位前干瞪眼,宛如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
拒收自己國家的貨幣,你敢信?
更絕的是行李寄存費:存一個大行李1萬日元(約500人民幣)!會場附近的投幣儲物柜只有700個小格子,先到先得,晚來的只能乖乖交“天價寄存費”。有游客吐槽:“這哪是看世博,分明是給日本主辦方交‘智商稅’來了。”
三、體驗地獄篇:暴雨漏雨、2點閉館、網絡崩潰,游客凍成狗
開幕式趕上暴雨大風,直接把世博園變成“水簾洞”——鏤空式木建筑根本不擋雨,中國館、美國館下午2點就提前閉館,德國游客抱怨:“上次上海世博一天逛20個館,今天排隊2小時入場,1小時出場,就看了個寂寞!”
更搞笑的是檢票口大堵車,原因居然是人太多導致網絡崩潰,二維碼刷不出來!主辦方急得呼吁:“求你們別用手機看視頻了,給網絡留點帶寬吧!”結果現場一堆人舉著手機干瞪眼,像極了大型“斷網焦慮現場”。
煙民禁地:全場禁煙,想抽煙得去東門外的吸煙處,來回一趟半小時;帶食品飲料可以,但吃飯座位要額外預約繳費,550日元買個坐,堪稱“坐地起價”;最慘的是禮品區漏水,二樓地面全是水洼,游客戲稱“這是買門票送‘水上樂園體驗’嗎?”
對小朋友不友好:大阪世博會的兒童用廁所被爆出完全沒有設置隔板,產經新聞解釋說這種廁所很常見。但網友表示從小到大沒見過這種廁所,現在日本網友全在罵離譜 。
四、網友銳評:這屆世博把“離譜”寫在腦門上
“日本人是不是對‘準時開幕’有什么執念?館沒建好、系統沒調好,硬著頭皮開,活該被罵,工匠精神濾鏡碎一地!”
“不會吧不會吧,2025年了日本居然還有地方不收現金?建議主辦方先去中國三線城市學習一下移動支付。”
“心疼今天去的游客,花著高價門票,淋著雨、排著隊、餓肚子,還要被割韭菜,這波啊,是日本主辦方在割‘情懷韭菜’!”
結語:聽勸,真想去就等半個月吧!
大阪世博會首日暴露的問題,簡直是“大型翻車合集”——基建趕工、支付魔幻、體驗拉胯,樣樣踩雷。如果你不是“特種兵式旅游選手”,建議至少等半個月:一來等展館完工、系統調試好;二來等主辦方被罵到改進服務;三來等天氣放晴,別去當“落湯雞”。
記住:看世博是為了開心,不是去花錢遭罪的!這屆大阪世博,真·勸你別當“冤大頭”。
互動話題:你覺得大阪世博會為啥會翻車?如果是你,會選擇現在去還是等改進后再去?評論區聊聊!
(素材來源:網友親身經歷、日本第12頻道、現場游客實拍、社交媒體熱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