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得沸沸揚揚的李嘉誠賣港口這事兒,本來以為咱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一出手審查,再加上香港媒體連篇累牘地敲打,這事兒就算沒黃也得涼一陣子。原定4月2號簽協議,結果呢?屁都沒簽成,交易“無限期凍結”了。很多人覺得這下李嘉誠該老實了吧?該掂量掂量了吧?
嘿,你要是這么想,那就太小看“李超人”,也太低估美國人的臉皮了。買賣談不成?人家直接掀桌子,開始明搶了!
這不,就在交易簽約日期(4月2日)剛過沒幾天,4月8號,美國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思(Pete Hegseth)——注意啊,是國防部長,美國幾十年沒國防部長去過巴拿馬那地兒了,現在急吼吼地直接空降巴拿馬。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是美國等不及了,親自下場給巴拿馬施壓,要硬奪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了!
赫格塞思到了巴拿馬,那叫一個“霸氣側漏”,又是會見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又是參觀美軍以前的老基地,講話的時候更是毫不掩飾,公開宣稱要深化和巴拿馬的安全合作,防止中國利用商業關系把運河“武器化”,甚至叫囂要從“中國影響力”之下“收回”巴拿馬運河。
聽聽這話,什么叫“中國影響力”?什么叫“收回”?巴拿馬運河是巴拿馬的主權資產,你美國憑什么“收回”?再說了,中國啥時候控制過巴拿馬運河了?李嘉誠的和記黃埔(長和)也就是在那兒經營兩個港口的碼頭,負責裝卸貨物掙點服務費,離控制運河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而且運河兩端總共5個主要港口,除了李嘉誠的兩個,還有新加坡、美國、中國臺灣省的公司在運營,一直是個各方勢力平衡的狀態。
美國人顯然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無非就是找借口打壓中國。以前還能找個“國家安全”的由頭,搞個“301調查”,弄個G7宣言什么的,對中國海運、造船業指手畫腳,威脅要對中國船只收天價“過路費”。現在連這層皮都懶得披了,直接擺出強盜邏輯:我看上的,就是我的!特朗普不是早就嚷嚷“巴拿馬運河是美國重要資產”,“不能讓中國染指”嗎?現在赫格塞思上門,就是要把懂王的“最高指示”落實到位。
這里面有個特有意思的事情,美巴雙方會談后發布了一個聯合聲明,但這份聯合聲明居然被整出了“兩個版本”的幺蛾子。巴拿馬發的西班牙語版里寫著“赫格塞思部長承認巴拿馬對巴拿馬運河及其周邊地區擁有的領導地位和不可剝奪的主權。”結果呢?美國國防部自己發的英文版里,就把“主權”這兩個字給摳掉了!你說這操作騷不騷?連文字游戲都玩得這么赤裸裸,擺明了就是不承認巴拿馬的主權,為以后徹底控制運河埋伏筆呢。還好巴拿馬人還懂點英文不然僅剩的那條底褲都要被美國扒掉了,巴拿馬方面發現后向美國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更正,結果美國人呢?裝死,到現在都沒回應。什么叫霸權?這就是!
巴拿馬“獻禮”,李嘉誠成棄子?
就在美國防長赫格塞思抵達巴拿馬的前一天,更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巴拿馬國家審計署突然搞了個“突然襲擊”,甩出了一份重磅報告,直指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在巴拿馬港口的運營存在“多項違規”。
報告里列的“罪狀”可不少:說長和在2021年續簽那兩個港口(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25年特許經營權的時候,程序違規,沒拿到必要的許可;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少繳了高達8.5億美元的稅款;還沒按合同約定,跟巴拿馬政府分那10%的利潤;甚至還拖欠了高達12億美元的特許授權費!
這指控一出來,簡直是平地一聲驚雷啊!要知道,長和從1997年拿到這倆港口的經營權,都干了快三十年了,之前怎么沒查出這么多問題?偏偏在美國防長來之前,偏偏在港口交易被咱媽叫停之后,突然就冒出這么多“違規”和巨額“欠款”?這里面的貓膩,傻子都看得出來!
這還不算完,巴拿馬審計長弗洛雷斯(Anel Flores)還表示,要把這事兒捅到總檢察長那里去,要對當年批準續約的巴拿馬海事局官員提起刑事訴訟。這是要干嘛?這就是要“一擼到底”啊!不僅要把長和集團趕走,還要把當年跟長和簽合同的“親華”官員(在他們看來)也送進大牢!
這不明擺著嗎?這就是巴拿馬在美國的巨大壓力下,被迫遞上的“投名狀”,或者說是“獻禮”!美國一看,通過收購拿港口被中國卡住了,那干脆換個玩法,直接指使巴拿馬政府找個由頭把李嘉誠趕走,把港口經營權收歸國有。至于收回去之后再給誰?那還用問嗎?到時候“公開招標”,貝萊德再來接盤,一分錢都不用花在李嘉誠身上了。
這下李嘉誠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本來想打包43個港口(巴拿馬2個+海外41個)賣給貝萊德套現228億美元,為了家族利益最大化,在咱媽明確表示反對,港媒輪番警告的情況下,還想暗度陳倉。結果呢?交易被咱媽卡住,現在巴拿馬政府又在美國的授意下翻臉不認人,要收回港口。到時候怕是港口沒了,錢一分也拿不到,可能還得背上一堆官司和天價罰款,甚至面臨巨額的違約賠償。你說他冤不冤?我看一點都不冤!這就是典型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當初中國企業想高價買他40%的股份(出價1500-1600億港幣),他嫌少不賣。現在倒好,想把80%的股份以1772億港幣(折合228億美元)近乎半價甩賣給美國,還偷偷摸摸,連招呼都不給中國打一聲。他難道不知道這些港口很多都在“一帶一路”沿線上?不知道這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全球貿易布局有多重要?不知道美國拿到這些港口會對中國形成多大的戰略威脅?
他知道,他太知道了!但他不在乎。在他眼里,只有家族利益,沒有國家利益。他覺得抱緊美國大腿更安全,得罪中國事小,得罪美國事大。這種判斷,放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或許還有點道理,但現在都什么年代了?東升西降的大趨勢都看不明白嗎?還在迷信美國霸權能千秋萬代?
困獸猶斗?李嘉誠的“小動作”
面對這種“雞飛蛋打”的局面,李嘉誠難道就束手就擒了嗎?從港口交易被“暫停”后他和他家族的一些動作來看,似乎并沒有。
就在港口交易被叫停,巴拿馬那邊剛開始風聲鶴唳的時候,李嘉誠本人卻在4月3號跑去新加坡,參加了一個醫療技術的發布會,還通過預錄視頻露面致辭,宣布捐贈價值1200萬新元的醫療設備。這是港口風波后他的首次公開亮相。
這動作啥意思?有人解讀為“危機公關”,想挽回點形象。也有人覺得,這是在向外界展示:你看,我老李頭好著呢,這點風浪算什么?我該干嘛還干嘛。甚至有更深層次的解讀,認為他選擇在新加坡(一個在中美之間立場微妙的地方)露面,本身就帶有某種政治含義。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兒子李澤楷那邊的動作。就在這節骨眼上,長和集團傳出消息,正在考慮拆分旗下的全球電訊業務,準備拿到英國倫敦去上市。長和后來發公告說“還沒做決定”,但這消息放出來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為什么要拆分?為什么要選在倫敦上市?
第一,長和的電信業務大頭本來就在歐洲(英國、意大利、瑞典、丹麥、奧地利等),市場在那邊,去倫敦上市似乎順理成章。
第二,規避風險。這招李嘉誠玩得最溜,兩頭下注。把歐洲資產挪到英國去,萬一將來因為港口這事兒被大陸這邊制裁或者清算,他還能保住一部分家當。覺得大陸為了香港金融地位,不敢把他怎么樣。
第三,可能也是為港口交易失敗做后手準備,甚至是在給中國“上眼藥”:你看,你不讓我賣港口,我就把其他優質資產全轉走,看你怎么辦?
這一系列操作,都透露出李嘉誠家族并沒有真正反思,更沒有打算向國家利益靠攏。他還在用他那套“在商言商”的邏輯,在國際政治的棋盤上玩他那套資本騰挪的老把戲。他似乎覺得,只要把資產拆分得夠細,注冊地夠“離岸”(開曼群島),就能在法律上和地緣政治上找到空子鉆,就能最大限度地保全家族財富。
可惜啊,時代真的變了。以前那套或許還管用,但在中美戰略博弈白熱化的今天,在大國意志的較量面前,資本想完全超脫于國家利益、左右逢源,已經不可能了。你以為把公司注冊在開曼群島,國家就管不到了?別忘了你的根在哪里,你的業務基礎在哪里,真正能保護你的是誰。趙長鵬的例子還不夠深刻嗎?沒有祖國保護的“世界公民”,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
結語:巨輪掉頭,豈是螳臂可擋
李嘉誠的巴拿馬困局,本質上是他個人(家族)利益與國家戰略、時代大勢的一次劇烈碰撞。他試圖用純粹的商業邏輯來處理涉及全球地緣政治和國家安全的核心資產,這本身就是一種戰略誤判。
美國強勢下場,巴拿馬被迫配合,這讓李嘉誠徹底失去了對巴拿馬港口的掌控權,他被踢出局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就贏了。
首先,咱媽也不是吃素的。我們在巴拿馬還有嵐橋集團的瑪島港,還有中港灣新建的阿馬多爾郵輪港和巴拿馬港。就算失去了李嘉誠那兩個,我們依然有支點。
其次,美國這種赤裸裸的霸權行徑,只會進一步損害它本已所剩無幾的國際信譽,讓更多國家看清它的真面目。
至于李嘉誠,他可能還在想著怎么拆分資產,怎么去海外上市,怎么保住他那點“壇壇罐罐”。但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國家崛起的洪流勢不可擋。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任何逆勢而動的“精明”算計,最終都可能被碾得粉碎。
他以為自己是棋手,可以左右逢源,殊不知在大國博弈的棋盤上,他早已淪為棄子。
當美國不再需要他這塊“遮羞布”,可以直接對巴拿馬動手時,他的價值也就歸零了。而他背棄了曾經給予他最多機會和紅利的祖國,最終也只會落得個兩邊不討好、里外不是人的下場。
別拿‘商人沒有祖國’當擋箭牌!這或許是資本逐利天性的真實寫照,但絕不是一個人可以心安理得背叛自己民族、出賣國家利益的正當理由。
當商業利益和國家利益發生沖突時,如何選擇,考驗的不僅是智慧,更是良知和格局。
李嘉誠用他的行動給出了他的答案,而歷史,也終將給出對他的最終審判。這一次,他可能真的走到了盡頭。
歡迎“點贊”、“轉發”、“評論”、“關注”我,記得“標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