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風來,風來了卻似乎沒有想象中的大。
11日晚,有的北京居民在朋友圈揶揄起電動車白白“放倒了”。其實,此次北京大風并非如個體感受般“虛張聲勢”。
“飛機即將著陸時又復飛了一次,在機場上空盤旋了一圈。”12日凌晨1點左右,擔心得一直沒睡著的小陳,聽到對象平安落地北京后,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自10日上午北京市氣象臺發布近十年首個大風橙色預警后,小陳就反復勸說對象避開大風時段,“改簽早一點的吧!”但由于種種原因,對方還是選擇了原定航班。根據預警信號,航班到達時陣風達8級以上。
體驗驚險一刻的還有蘭女士。11日22時許,她乘坐的CA1442次航班臨近北京,開始出現大幅顛簸。“不自覺地將座椅扶手越抓越緊,感覺機身在明顯顫抖。”22時20分左右,飛機穩穩落地時,她松了一大口氣。一出艙門,蘭女士就被大風吹了個踉蹌。
許多在預警時段內,以北京為起落點的乘客,在焦急、糾結中,不斷關注航班動態。蘭女士就給航司和機場打了三次電話。
大風來臨前,北京兩大機場提前與各航司協同應對,啟動了應急保障機制。截至12日18時,北京兩大機場共取消航班704架次(含提前調減),整體運行平穩。
地面的應對顯得更為直觀些,停運涉山區、地面高架線路的公共交通路線,清理枯枝死杈,對各類搭建物加固處理……11日晚,北京不少超市的蔬菜生鮮貨架被一掃而空又被迅速補齊。“有備無患嘛。”居民們積極響應著“非必要不出門”。
準備13日舉行戶外婚禮的北京居民韓女士,也在猶豫是否要更換場地。
“怎么還沒有風?”11日21時,住在西城區,同樣“等風”的記者發出疑問。直到臨睡前,風才姍姍來遲,猛烈拍打窗戶。一覺醒來,清晨的大風已“進入最強時段”,兩邊樹葉嘩嘩作響,風直推著人走。
隨之而來的還有“碧空如洗”。
12日上午的什剎海景區。新華社記者鐘焯 攝
在什剎海景區,開放區域仍有不少游人在有序活動。望著水面波濤洶涌,游人感嘆“什剎海真成了海”。沈陽的邊先生說,“上午看到外面的藍天白云,忍不住出來走走,會注意安全的。”他還打趣道,這種大風在東北“倒春寒”時常遇到、扛得住。
“我看到了預警,但我不知道有多強。因為明天就要回曼谷了,我們不得不冒著這么大的風來街上逛一逛,北京實在太美了。”一對六旬的泰國夫婦本想去恭王府博物館參觀,但因閉館不得不換成了隨心的“City Walk”(城市漫步)。
轉入后海旁的柳蔭街和幾條胡同里,路上就比往日冷清許多。多處張貼了“盡量少出門,務必注意安全”的告示,胡同口的自行車被鎖到柱子上,一些電動車“主動躺倒”,戶外的垃圾桶甚至都被繩子拴在了一起。戴著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清理掉落的樹枝,記者不時望向頭頂,一旁的居民則說道,“附近的松樹街,有棵院里的大樹被大風吹倒了,還砸了車,可得注意。”
12日上午工人正在清理掉落的樹枝。新華社記者鐘焯 攝
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2日19時,全市處置倒伏樹木1202株;11日17時至12日13時,消防部門共接報113起涉風警情;12日11時至15時,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受理市民反映的大風相關訴求831件。
12日20時,北京市發布新的分區域大風橙色預警信號。13日,天朗氣清的同時,大風還在撲面而來。韓女士告訴記者,“婚禮已如期舉行,從戶外改到了室內,不過也沒啥遺憾,新場地的儀式區、用餐區我都很喜歡。”(記者鐘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