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亂世出英雄,在隋末唐初那一段時間中,也出現了不少的英雄豪杰,尤其是后世《隋唐演義》的出世,更是讓我們對這段歷史有了不一樣的了解,在這些人中義薄云天的單雄信一直都是后世最喜歡的一位英雄好漢。
遺憾的是這樣的一位英雄他的一生也是很坎坷的,最終被李世民所殺,作為他昔日的好友徐茂公因沒有救下單雄信感到十分的內疚,于是他保下了單雄信的妻兒,并且將他的孩子撫養長大,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百年后,卻給大唐帶來了隱患。
一、各為其主
單雄信和徐茂公都是隋朝末期出名的悍將,并且這兩人是從最開始就在一起并肩作戰的,所以其他人都比不上他們兩人之間的情誼。在翟讓占領了瓦崗寨后,他們兩人也就去到了瓦崗寨,他們倆算是最初的嫡系。
遺憾的是很快瓦崗寨的局勢出現了變故,翟讓雖說為人忠義,但不得不說的是在他的身上還是缺乏幾分進取心。就在此時李密出現了,李密不僅有野心并且還有能力,是以翟讓就將首領的位置讓給了李密。
在翟讓之前的這些嫡系中,李密很看重單雄信和徐茂公這兩員大將,即使是換了首領,但是他們兩人在瓦崗寨的地位依舊是很高,深受重用。這兩人固然也是有能力的,在李密的手下他們依舊展現出了不小的才能。
之后的一件事卻讓李密和單雄信之間的關系漸漸走近,李密雖說是坐上了這個位置,但是在他的心中還是很不安的。畢竟只要翟讓活著他就坐不穩位置,在一次宴會上,李密直接對翟讓出手,一刀殺了翟讓,為了活命單雄信不得不向李密求情。
也就是因單雄信的這一次示好,讓他在李密的心中地位越來越高了,遺憾的是李密雖說有能力,但是他也改變不了輕狂的性格,這不正是因為李密的失策導致了瓦崗寨的失敗。戰敗的單雄信也沒有別的選擇了,為了能夠活命他只能投靠王世充。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單雄信和他的好兄弟徐茂公走上了兩條不一樣的路,徐茂公早就看出王世充也不是一位成大事的人,他和李密也沒有什么兩樣。徐茂公不愿意跟隨這樣的君主,審時度勢的徐茂公選擇了李唐。
在這可能有人會疑惑,這兩兄弟之間的關系也不錯,為什么沒有選擇同一個陣營呢?在這必須要說的是無論是跟隨誰單雄信都不會跟隨李唐,因為他們兩人之間是有血海深仇的。
這是怎么回事呢?這一切還要從多年前說起,當時李淵因為被楊廣猜忌,在半路上經常遇到劫匪,所以他就將單雄信的哥哥誤當成了劫匪,將單雄信的哥哥給殺了。
也就是這件事讓單雄信和徐茂公選擇了不同的路,眾所周知王世充也不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單雄信的下場也是能夠想象到的。
二、退而求其次
其實在李世民活捉單雄信后還是給他機會的,要求他投降,遺憾的是單雄信并沒有同意,他還是沒有辦法放下之前的恩怨,在單雄信看來自己和李世民之間是血海深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當然對于自己的下場單雄信也看得很明白,畢竟他的一生也先后跟隨了很多位君主,從李密到王世充,再加上他和李世民之間的仇恨,他也篤定李世民是不會放過他的。既然如此倒不如剛毅一些,欣然赴死還能夠留下一個好名聲。
雖說單雄信自己是已經堅定了想要赴死的決心,但是他的兄弟們可不是這樣想的。尤其是徐茂公,徐茂公在聽到單雄信被捉住的消息后也是十分的著急。
此時的徐茂公已經憑借其能力得到了李世民的看重,可以說此時的他也是左右為難的,他和單雄信是多年的好友,是好兄弟。但是李世民又是他的君主,現在這兩人站在了對立面,為難的可不就是徐茂公了嗎?
徐茂公想到和單雄信之間的關系,他還是忍不住向李世民求情,希望李世民能夠放過單雄信。聽著徐茂公所說的單雄信只是跟錯了君主,李世民直接出言打斷徐茂公的話。
眾所周知李世民也是一位很仁義的君主,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在面對單雄信的問題上,他變得難說話很多。
對于徐茂公的求情出言反駁道:“單雄信可不是只換了一位主子,今天他可以向我投降,明天他也可以向別人投降,不用再說了!”并且單雄信是抱著必死決心的,他根本就不想向李世民服軟。
聽到李世民的話后,徐茂公沉默了,雖說不能挽回單雄信的生命,但是徐茂公還是想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好友。
于是他就向李世民求情希望李世民能夠放過單雄信的家人,畢竟他的妻子和孩子是無辜的,并且歸根結底單雄信和李世民也僅僅是陣營不同,單雄信也沒有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是以完全能夠放過他的家人。
怎么徐茂公也跟隨了李世民多年,對于部下的請求李世民也不能全都拒絕,不能讓下屬失望,李世民最終還是決定網開一面放過單雄信的妻子和孩子。
三、子孫后代
現在看看單雄信的一生也是很唏噓的,他的一生輾轉了多個君主,但最終卻落得這樣的一個下場,實在是讓人感到可悲。
慶幸的是他還有一個好兄弟,并且他的這個好兄弟還保全了他的妻子和孩子,沒有讓他絕后。對于徐茂公的幫助他今生是沒有辦法報答了,是以在臨行刑前單雄信對著徐茂公拜了一拜。當然徐茂公也做到了自己的承諾。
單雄信雖說是不在了,但是他的兒孫還活著,是以徐茂公就將他對好友的情誼都放在單雄信孩子身上。對于好友的死徐茂公悲痛不已,所以對于幾個孩子的教育他也是十分的上心。不僅是讓人教導他們武藝,更讓人教導他讀書識字。
單雄信的兒子在長大成人后,順利地通過了科舉考試進入朝堂為官。并且在朝堂中官職也不低,并且單雄信之子單道真的后代也都走上了這一條仕途之路。可以說單家也是清晰的看著大唐是怎么走上繁華的,又是怎么從繁華走向衰敗的。
在單雄信的第十一代中出現了四位在歷史上影響很大的人物,他們分別是單興、單旺、單茂、單盛,這四個人和大唐末期的那一場動蕩是緊密相關的。
其實在安史之亂后,大唐就已經開始由盛轉衰了,并且在那之后皇帝手中的權利也越來越小,正是因此皇帝對于地方的控制也越來越弱,導致百姓們的生活無比艱難。
這不在安史之亂結束還沒多久,黃巢起義就爆發了,這四兄弟也是切實地感受了在大唐統治之下生活之困難,是以他們也加入到了黃巢的起義軍中,后世還給他們取了一個名字——黃軍四杰。
這四個人在起義軍中也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雖說最后黃巢的起義還是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一場起義卻切實地動搖了大唐的根基。甚至能說大唐最終的覆滅,他們四人也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結語
當然此時的大唐經過多年的混戰早就變得搖搖欲墜了,即使是沒有單家四兄弟,它最終也是要走向覆滅的,但在其中卻正好有單家后代的身影,何嘗不是一種因果循環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