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特朗普政府4月10日又被起訴了。美國16個州與哥倫比亞特區聯合起訴,要求恢復對學校系統的疫情救濟援助。這場訴訟不僅關系到數億美元教育資金的去向,更暴露了特朗普政府以意識形態和政治斗爭為先、無視公共利益與弱勢群體的治理邏輯。在這場以教育為戰場的財政爭議中,真正受傷的,是全美數以百萬計依賴公共教育系統的學生和教師,特別是最邊緣化、最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
按照原定安排,美國教育系統在新冠疫情期間獲得了多輪緊急撥款,用于校園防疫改造、教學資源補充、學生心理健康、在線教育技術建設等核心項目。由于疫情影響持續,一些資金難以在原計劃時間內全部使用完畢。因此,拜登政府于2023年批準將部分撥款使用期限延長至2026年3月。然而,就在上個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反悔”,宣布取消此前批準的延期,各州被告知未使用的資金將不再兌現。這一決定沒有提前通報,也缺乏充分評估,幾乎等同于一紙“突然斷供令”,令州政府和學校措手不及。
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為此辯解稱,學?!坝凶銐虻臅r間”使用這筆資金,并聲稱將“逐案考察”延期請求。但這套說法經不起推敲:疫情對各州的沖擊存在極大差異,很多偏遠、經濟困難地區的教育系統直到2024年中后期才逐步恢復穩定,資金使用也因此不得不推遲。而“逐案審批”的操作空間,本質上為聯邦政府施加政治控制提供了手段。這不是技術性收緊,而是赤裸裸的資金武器化,是將教育撥款轉化為政治懲罰工具的制度化表現。
紐約州總檢察長詹姆斯公開表示,該州因聯邦政府“變卦”損失1.34億美元,這些資金原計劃用于校舍修繕、圖書采購、為無家可歸學生提供支持服務、為落后學生提供學業補救等關鍵領域。被切斷的每一美元背后,都是一位得不到支持的特殊教育學生、一名在操場上缺乏活動空間的兒童,或一個因缺課而無法跟上進度的孩子。在全美教育質量與不平等問題本已嚴峻的當下,特朗普政府這記“秋后算賬”,無疑是對弱勢群體的二次傷害。
這已經不是特朗普政府首次在教育議題上施行“懲罰性政策”。早在其第一個任期內,特朗普政府便多次嘗試削減聯邦教育預算,阻礙學生貸款減免計劃,甚至攻擊公立教育體系中“多元文化教學”的內容。其核心理念是將教育資源市場化、工具化,將公立教育制度視作“冗余開支”,并試圖推動“私校券”“宗教教育資助”等右翼政策。如今,在其重返白宮之后,這種以“精英過濾、效率優先”為幌子的去公共化邏輯再次回歸,繼續以“縮減赤字”為借口掩蓋對底層公共服務系統的打壓。
在這場政治與教育的拉鋸戰中,敗下陣來的不是某個州的預算,也不是某位校長的項目申請,而是一整代學生的受教育權利。教育從來不是一種奢侈,而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在全球知識競爭日益激烈、技術革命加速更新的時代,斷供教育經費無異于切斷國家未來的動脈。特朗普政府自詡為“恢復財政秩序”的強人,卻在最關鍵的領域采取最短視的做法,其代價終將由全體國民承擔。
當一個國家放棄投資下一代,只追求政治短期得分,其終局無非是精英更精、貧者更貧,社會階層固化、仇恨蔓延。在這一背景下,紐約州等地的訴訟不僅是財政撥款之爭,更是對“美國未來究竟屬于誰”的一次深刻拷問。而所有答案,最終都指向一個關鍵問題:當權者的利益與人民的利益,是否還在同一個坐標系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